本报记者在万杰肿瘤医院详细了解中医膏剂的制作情况。医疗服务,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2月27日,本报新春走基层报道组来到淄博万杰肿瘤医院,实地探访该院的中医惠民诊疗情况,亲身感受了这一让患者津津乐道的优质便利的就医模式。
上午9点,100余位患者已经在万杰肿瘤医院国医堂的候诊区等待就诊。当天出诊的专家是北京中医医院专家王家骥、刘家放、巫浣宜等。81岁的崔兴华老人正在中医内科候诊,他的家人告诉记者:“老人年纪大了,经不起奔波,在万杰国医堂坐诊的,都是名副其实的全国名中医,能在家门口看上这样的好大夫,真是太便利了!”
当天,本报记者先后到万杰肿瘤医院质子治疗中心、伽玛刀治疗中心、派特中心、中医药研究所等处进行实地采访。其中,万杰中药膏剂的制作给记者的印象尤为深刻。在万杰中医药研究所制剂室,168个传统砂锅依次排开,为患者量身定做的药材在这里浸泡好后,再依次经过明火砂锅熬制、木制工具搅拌、玻璃器皿盛放等流程,成为治病良药。
“我们的中医药主要有四大优势,名医量体开方、精选良药、明火砂锅熬制、膏剂便携便服,已经得到中华中医药学会的首肯。”岜山集团董事局主席孙启玉告诉记者。
据介绍,近年来,该院不断整合医疗资源,大力弘扬中医国粹,取得了一定成绩。医院聘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博士生导师张贵君教授担任淄博万杰中医药研究所所长,主要进行传统中医药技术的研究创新与推广工作,目前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医院、淄博万杰糖尿病医院研制成功的中药新剂型——万杰中药膏散、膏剂已获得六项发明专利,四项发明专利正在审批中。2015年6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万杰设立中药特色剂型传承创新推广基地,努力推动传统中药制剂向现代化、个性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带动了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国医堂遍地开花,淄博万杰肿瘤医院的国医堂之所以能赢得广泛认同,正是得益于其集名家、名药为一体的突出特色和优势。
(下转第二版②)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