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夜查点亮“安全灯” □本报记者 李承琳 通讯员 孙璐

来源:淄博日报 2016-03-03 02:18   https://www.yybnet.net/

“您好,我们是市安监局的执法人员,要对企业安全生产例行检查,这是我们的证件。”3月1日晚上8点20分,在位于临淄区稷下镇的一家化工厂门口,市安监局监察支队五室科长郭景生,带领7名执法人员,叩开了企业的大门。

这是春节过后,淄博市安监局监察支队组织开展的首次夜查行动,行动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在企业生产车间前,跟随着执法人员手电筒微弱的光线,楼顶上一面风向标若隐若现,执法人员见状立马与企业负责人攀谈起来。

“晚上你们这风向标根本看不清啊,如果发生爆炸起火泄露事故,职工无法判断风向,很难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你别说真是,回头我马上叫人整改。看能否通过增加照明设施,或者更换带荧光的风向标。”

乙醇卸车区缺少声光报警;乙醇蒸馏罐区静电释放未接地;乙醇管线取样口处未设置双阀门;配酸处洗眼器损坏、无喷头……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存在的问题还真不少。面对执法人员指出的安全隐患,企业负责人连连点头,并表示一定马上整改,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中。

检查中,一位走路有些跛脚的执法人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可是我们的楷模。”另一名执法人员小声道。

原来,他叫翟吉涛,是市安监局监察支队的一名普通执法人员。2015年3月,同样是在一次夜查中,翟吉涛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内脚踝骨折,后被鉴定为十级伤残。

“都是小伤,没什么大不了的。”面对记者的采访,翟吉涛显得有些羞涩。

伤好后的翟吉涛非但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要求调离岗位,反而更加执着地坚守在工作一线。“作为一名基层执法人员,多出来转一转、看一看,就能督促企业更加自律,为企业安全生产增加一份砝码。”翟吉涛说。

时针转眼指向9点30分。在给企业下达了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后,翟吉涛和他的同事们,又辗转到下一家企业进行检查。

如今,类似这样的夜查,已成为当前淄博市安监部门一项常态化工作。“夜间由于人的精力不集中、易疲劳,是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希望通过增加夜查的频次,时刻提醒企业绷紧安全弦,对照隐患自查自改,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郭景生说。

新闻推荐

132小时:“甲流妈妈”大考淄博急救 □本报记者魏敬敬通讯员王莉蒋晓楠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夜查点亮“安全灯” □本报记者 李承琳 通讯员 孙璐)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