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变得越来越紧缺,成为制约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为突破这一瓶颈,沂源县张家坡镇创新工作思路,利用阳三峪村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大力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
作为山东省农业厅命名的新型农民实训基地,阳三峪村的这个基地采取“实训基地+专家讲解+现场练习”的培训模式。“基地建成后,由以往培训理论授课为主的模式,变为边讲边学边练,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张家坡镇农技站站长徐立峰说。
该镇任马庄村的任明祥家中种了2亩果园,由于管理技术落后,苹果的产量和质量均不佳,也卖不出好价钱,他很是着急。自从基地建成以来,他参加培训场场不落。“这么好的机会,我可不能错过了。”任明祥说,“每次听完专家授课,都在专家的指导下现场练习,回去后能直接应用到自己果园的管理。现在我的果园可以说是大变样了,今年肯定有个好收成。”
依托实训基地,张家坡镇积极与科研机构、专家团队、“田秀才”对接,针对不同需求,组织各个层面的培训。在2016年全年培训青年农场主、新型职业农民30期、近4000余人次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安排培训100期、6000余人次,真正让实训基地变成新型农民成长的“摇篮”。
特别是基地所在的阳三峪村,为解决发展乡村旅游缺乏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产品等问题,专门邀请专家,到现场实地教学,培训当地村民的旅游服务知识,指导农民开发当地土特产,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现如今,俺村里的农家豆腐、农家粉皮等旅游产品很受游客的欢迎。镇上还支持成立了锦绣园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专门研发旅游土特产,在提升旅游品位的同时,也带动了俺村村民脱贫奔康。”阳三峪村党支部书记田月水说。
(尚现军赵利元)
新闻推荐
晚报讯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一种清风正气,沂源县残联通过沂源通讯、公开栏等形式向社会公开作出承诺,将为残疾人办五件实事。一是实施残疾人助行工程,为100名贫困残...
沂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