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贤虎
我的家乡是沱江边上的一个小县城——富顺。它虽然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却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韵味。
提到富顺,总是绕不开“富顺豆花”。因其特殊的制作配方和悠久的历史,富顺豆花远近闻名。也正因为如此,人们都说,富顺的味道,就是一碗白嫩的豆花伴着一小碟深红色的糍粑海椒蘸水,再配上绿油油的切得细细的藿香叶和一碗沥米饭的滋味。
说起富顺的豆花,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豆腐制作技术传到了四川,在金川驿地区(今富顺县)很受欢迎。富顺豆花虽然名扬在外,但与乡村的手工豆花相比较,要逊色得多。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陪伴着我的童年生活。记得小时候,一碗水村庄每家每户都有一座石磨摆放在家门口,用以磨豆腐用。
说起豆花制作过程,盐卤只是制作豆花的配料,但要把盐卤与豆浆的点卤手法做到炉火纯青,至今还没有人能做到十拿九稳。所以,制作一锅嫩豆花,靠的不技术,完全是运气和仔细得出的成果。
母亲在村子里制作豆花的能力很强,每到邻居家来了客人时,他们磨出豆子沥出豆浆后,就会请母亲帮忙点卤,“你看到哈,下多少卤加多少白水,这个比例一定要掌握好,不然半天都出不了豆花。”每到这时候,母亲都会毫不保留地给邻居讲解兑卤过程。然后,只见她小心翼翼地一匀卤放进锅中,慢慢随着锅底游走数圈,以此循环慢慢延伸至锅面后,一锅白嫩的豆花就成了。就母亲点卤手法,村里婶娘们学了不知多少年,但她们依旧做不出这样的嫩豆花味道。
我曾经纳闷,同样的豆子和盐卤,以及同一个人来做,怎么每次做出来的嫩豆花都有区别?母亲解释,做嫩豆花首先要看磨豆子的粗细,然后是烧浆火候,如果大火烧出来的浆,锅底有一层糊膜,在点卤过程中,一旦手法重了豆花就有糊味。要真正要烧出好浆,得等浆还未开时,用小火慢慢崔,这样锅底的浆锅粑出来就会是金黄色的。
说起点卤手法,母亲说有水中捞月、翻江倒海、旋涡斩等等,让人听时一头雾水,看时雾里看花,根本判断不出盐卤与豆浆巧妙结合而成的嫩豆花还会有如此复杂的过程。
富顺本地人都会做豆花,也会做豆花蘸水,而地道纯正的豆花蘸水多是在乡村里制作。人们会把提前准备好的干红辣椒拿出来用开水泡胀,再加以花椒、八角、大料、大蒜、老姜等佐料,在石窝中捣碎,再加入香油炼制而成,在吃豆花量再加上细细的藿香叶,这样制作出来的豆花蘸水才是真正的富顺豆花蘸水。
每到腊月二十五,母亲就会磨豆腐,这是因为豆腐与“头富”音相似,被人们寄予了新年要“富贵”的希望。传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后,玉帝会在二十五这天亲自下界视察,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然后根据所看到的情况来决定你来年的祸与福。
我是吃“嫩豆花”长大的孩子,每年春节匆匆回家团年,内心惦记的,还是母亲亲手制作的“嫩豆花”,它饱了我这个游子所渴求的浓浓亲情和故乡永远不变的味道。
新闻推荐
9月28日,富顺县人民政府与广州高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公司将与富顺县人民政府合作兴建“衡水第一中学川南分校”。衡水第一中学川南分校按照省一级学校标准建设,将采用“甲方投...
富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富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