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闫新宇
曾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农民工企业家邓申伟再获嘉奖——2月16日,全省优秀农民工暨返乡创业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在成都召开,作为返乡创业杰出代表,自贡红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邓申伟获表彰。
就在前一天,邓申伟刚从广州返川,在一家酒店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白衬衣休闲鞋,干净利落;年轻锐气,充满冲劲;语速略快,语调坚定。“如果不是接受你们采访,我不会住这种套房,平时都住普通房。”刚一落座,邓申伟就笑着对记者说。
一晚不足2000元的房费,却让邓申伟“心疼”,虽然他现在的身份,是一家年销售额过18亿的中国皮具龙头企业掌门人。
这种朴实的生活态度与邓申伟农民工出身一脉相通。
从普通农民工到成功企业家,邓申伟从零起步,一路艰辛,一路拼搏,打造出了如今拥有近1500家专卖店、员工超万人的皮具产业帝国,仅2016年企业就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18个亿。在企业蓬勃发展期间,邓申伟情系桑梓,选择回乡创业。2008年,自贡红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投产,2009年产值突破亿元,用工数量从建厂的100余人发展至1000余人。未来3-5年,家乡富顺将成为他企业的核心生产基地,解决上万人就业。
由于返乡创业贡献突出,2012年,邓申伟荣获“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奖项,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从给别人打工,到自己做老板,我一直不断突破自己”
“现在,我是正宗的皮包公司老板。”邓申伟对记者嘿嘿一笑,幽默地介绍自己,“我是先载货、后载人,做了鸭、又做鸡,最后搞了个皮包公司。”
话很诙谐,却勾勒出邓申伟的艰辛创业路。
1986年,14岁的邓申伟离家谋生,当过砖瓦工、搬运工,承包过货车,开过出租车,开过烤鸭店,做过竹笋鸡……
经历了许多挫折后,2002年,邓申伟在昆明一家出租屋里,创办了红谷皮具品牌。创业前三年,是最艰难的日子,没有实现盈利,团队差点解散。直到2004年,他将红谷搬迁至广州,企业才慢慢壮大起来。
“我的经历是比较曲折的。我是家里的老大,6岁时爸爸得病了,那时老二才4岁,老三才2岁,所以我14岁就出去打工了。从6岁到14岁,我几乎都活在妈妈的眼泪中。你可以想象一个农村妇女,带着三个孩子和一个带病丈夫,是非常辛苦的。贫困的家庭条件刺激了我,使我萌生了要改变现状的决心。”谈及过往,邓申伟颇为动情。
卡耐基说:“真正的灾难不是来自战争,不是来自疾病或者其他自然灾害,而是来自我们内心的平庸,不去进攻。”这句话,一直被邓申伟作为座右铭和前进的动力。
“从最开始给别人打工,到最后自己做老板,我一直不断突破自己。”邓申伟说,自己是一个骨子里不甘寂寞、不甘平庸的人,总是有种精神在激励着自己。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在45年人生阅历中,不断超越自己,一步步接近梦想。
凭借这种精神与冲劲,短短15年,红谷就成为中国皮具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拥有“HONGU”“茜茜”“M2M”等多个自主品牌,在广州、四川设有两大生产基地,市场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及海外地区;同时全面代理众多国际知名皮具品牌线上运营业务,更与全球知名汽车企业福特野马签约开展跨界箱包业务合作……
“愿把真金白银投向家乡,当下是川商回乡发展的最好时机”
2017年春节,在自贡市富顺晨光科技园内,红谷皮具专卖店十分醒目。店内,各式各样皮包整齐陈列,店员忙着对新到的货品拆装摆柜。对该店来说,不需要像其他皮包专卖店一样,到沿海城市下订单等待货品,而是只需几分钟便能拿到最新款式,因为隔壁就是红谷皮具生产基地。
这已经成了自贡市富顺县“返乡创业”典型示范的一个窗口。
11年前的2006年,在自贡富顺县政府的邀请及感召下,加上自身企业面临招工难等问题,邓申伟决定回乡建厂,投资新建了皮具生产基地。
2008年2月,自贡红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投产,2009年产值突破亿元。2009年8月,邓申伟再次扩大经营范围,在富顺县宝庆乡天池湖投资5000万元建设休闲度假村……
“回到家乡后,我发现发展和投资环境都很好。”于是,邓申伟又成立了四川红瑞祥置业有限公司。这家集房地产开发、专业市场运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其后投资16亿元建设瑞祥商贸城项目,该项目是集仓储物流、家居、建材、农贸市场、副食品及小商品批发、五星级酒店、高品质住宅、餐饮、娱乐、办公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大规模、综合性、现代化、高品质的标志性“城市综合体”,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约4000个,能容纳常住人口1万多人。
为什么回乡投资?这是几乎每个返乡川商都会被问到的问题。
“五年前,我的回答是:虽然在外投资能赚更多钱,但我愿把真金白银投向家乡。虽然家乡发展条件一般,但我觉得心安。”而如今,邓申伟认为,四川的软环境、硬条件都很好,已经非常适合创业或者投资。
“每一位川商都有一部艰苦创业史。在外打拼多年,我一直不忘家乡这方水土和家乡人民对我的养育之恩。当下,四川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川商回乡创业创新发展的最好时机!”邓申伟表示。
“动员老乡回乡创业,探索产业‘双城共振\’发展模式”
眼下,在自贡红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内,一个近8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新厂房已建成投入使用,可使公司提高50%以上的产能……从2008年公司初建成实现产值2000余万元,到2016年实现产值约4亿元,再到建设新厂房,红谷公司迎来加速发展的好时期。邓申伟本人也成为富顺“归雁”大军中的领头雁。
不仅自己返乡创业,邓申伟还主动“引雁回归”,企业家杨立强和方立君就是被他动员回乡的。“当时富顺推出天池湖旅游度假区和瑞祥商贸城两个项目,我觉得很有前景,就动员老乡回乡创业。”
“归雁”回来了,邓申伟又主动提供帮扶:天池项目方立君缺资金,红谷集团借贷1亿元给他;瑞祥项目里,杨立强自筹1亿元,红谷也参与了部分投资。
如今,邓申伟和他引回的“归雁”们,都开启了“双城”模式,既兼顾外乡的老产业,又全力在家乡开辟新事业。
邓申伟说,像他这样外出创业并渴望回乡的企业家很多,他要做的,就是用先进的理念和资本,探索一套产业“双城共振”的发展模式,实现两地事业发展比翼齐飞。
十年时间里,邓申伟带头探索的“双城共振”发展模式,正在富顺“归雁”大军中生动实践,并不断为富顺县域经济贡献力量。目前,天池湖旅游度假区人气愈来愈旺,瑞祥商贸城的啤酒节每年吸引川南上万群众参与,富顺豆花村正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不仅自己成功,邓申伟还希望在企业内部培养出更多“老板”。为此,他创建“员工合伙人”机制,鼓励员工创业。工作3年以上的员工,均可申请参与加盟开店,公司还给予资金、选址、团队建设、销售指导等服务。在这种利益共享机制下,全民创业热潮在公司内部掀起。以在富顺当店长的夏艳为例,她个人出资3万元,公司贷给她27万元后再出资30万元,与夏艳一起成立山东分公司,各占50%股份。6年时间,山东市场销售额超过1亿元。如今,红谷的“老板级员工”已达500余人。
为了更好回报家乡,邓申伟透露,未来3-5年,将在自贡增资4亿元,扩大富顺生产基地规模,增设高端定制产品生产线,将其打造成红谷集团最核心的生产基地,提供上万人的就业岗位。其产能布局,也将从现在广州产能占70%、自贡占30%的格局实现对调,自贡将占到集团产能70%。还将投资10亿元,建占地面积278亩的商贸物流城,形成以商业区和仓储物流区为核心的两大功能区,立足富顺,着眼川南,辐射西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建民)近日,自贡市召开政法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会暨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笑禹,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何洪,市依法治市办、市委政法委、市中级法院、市检...
富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