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自贡讯(张真德记者 陈家明)近年来,富顺县永年镇菜田村着眼于产村一体化发展,聚焦贫困村“一低五有”、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坚持目标导向谋划脱贫攻坚大局,完善帮扶体系实行挂图作战,统筹推进新居建设、产业培育、乡村道路、技能培训、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六大重点工程,以“六个三”为载体推动实现“六大变化”,形成了农业整体提升、农村面貌改善、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格局,顺利实现了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首战告捷。
新居建设工程。紧盯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标,统筹实施易地搬迁、新村建设、危房改造三大项目,实现了贫困户住房条件全面改善的大变化。全村易地搬迁共34户101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D级危房改造16户47人,已全部实施完毕。下步还将实施40余户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整个菜田新村达到80户以上的集中居住规模。
公共服务工程。紧盯公共服务有延伸的目标,统筹实施“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健身广场、水电气通讯三大项目,确保贫困户享受良好的现代生活服务,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全面提升。目前,全村已建成350平方米的公共服务中心和12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建成卫生室、文化室等功能场地。自来水、天然气、网络通讯、广播电视、农网改造已安装覆盖到村,实现了贫困户生活用电、安全饮水、广播电视的全覆盖。
产业培育工程。紧盯产业发展有支撑的目标,统筹发展无花果、翘壳鱼、龙虾三大扶贫产业,贫困户以扶贫资金、扶贫贷款及土地、劳力等多种方式融入产业经营,促进贫困户能持续增收,实现产村融合发展。
引进业主实现土地规模流转发展无花果基地400亩,生态翘壳鱼养殖基地100亩,龙虾养殖基地100亩,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个,采取“业主+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实行固定分红或提取扶贫收益金,将贫困人口聚集在主导产业链上。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家庭经济,到户产业实现全覆盖,户均补助达到5000元。通过代管资产、闲置资产出租等方式实现集体经济收入每年1.2万元。
技能培训工程。紧盯技能培训有提升的目标,利用农民夜校和农民培训中心,围绕产业发展、就业需求和农民意愿,建立就业帮扶对象基础台账,坚持“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统筹开展技能提升、就业能力、乡风文明三大培训,群众生产就业能力整体提升,好习惯、好风气不断形成。全村已累计开展培训12次,人数达240人次。积极开发村公益性岗位,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7个,人均年增收3600元。强化“志德”教育,引导贫困人口靠志气、靠技能脱贫。
乡村道路建设工程。紧盯交通条件有优化的目标,按照“方便出行打通两出口、围绕产业形成三环线”的思路,统筹实施公路、桥梁、产业道三大项目,全面改善交通条件。投入资金690万元,新建村道4.5米宽9.7公里、3.5米宽1.5公里,建成30米长桥梁1座,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紧盯生态环境有改善的目标,加强宣传引导,统筹推进环境卫生治理、镇溪河清水行动、植树造林三大行动,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乡村环境不断美化。全村累计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12次、清水行动9次、植树造林1000余亩。
新闻推荐
为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监护人缺位问题,共青团四川省委、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开展了“童伴妈妈”留守儿童关爱项目。富顺县被确定为该项目试点县,在所选定的东湖镇山林村、龙万乡五余村...
富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富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