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今年10月前推广生猪市场风险基金——
时 间:3月20日
调 研 人:雁江区委书记姜鸿飞
调研主题:了解生猪市场□本报记者 邹渠
近年来,“猪周期”带来的市场波动,使养殖户受到沉重打击。“要想办法帮养殖户克服市场风险。”3月20日上午,资阳市雁江区委书记姜鸿飞来到该区迎接镇东庵村东庵生猪专业合作社。
牛藤村养猪户王刚正找东庵生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云贞商量生猪出栏的事。“今年我们养猪户上了‘双保险\’。”王刚告诉我们。
新“保险”弥亏补欠
王刚所说的“双保险”,一是合作社自己创建的风险基金,一是区上今年新设立的生猪市场风险基金。
今年元宵节后,生猪收购价从18.6元/公斤左右猛跌到3月20日的13.6元/公斤。王刚给记者算了笔账:两周内自家将出栏70头猪,每头猪成本约15元/公斤,以现价计算,每头将亏损一百多元。“和往年不同,今年风险金要给补贴,加上合作社风险金,初算下来可以免亏。”
几年前,王刚所在的东庵生猪合作社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风险基金。“风险金这样构成:母猪出售提取5元,每头仔猪提取5元,行情好时,每头肥猪有100元利润时,按利润提取10%。风险金的60%作为二次返利,40%作为亏损补贴。”李云贞解释。
这几年,养猪这行是“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近两年,“猪周期”变频加快,许多养殖户不知所措。有着101位成员的东庵合作社风险基金着实帮了社员一把。去年上半年猪价下跌,合作社给社员补贴了20多万元。去年9月行情开始好转,合作社全年出栏生猪11000多头。“目前,全社的风险基金有60多万元。”李云贞说。
东庵合作社并非孤军作战。今年初,雁江区总结东庵经验,决定建立生猪市场风险基金,对亏损的生猪合作社养殖户进行补贴。
新机制一石三鸟
东庵合作社社员段太国新建的仔猪圈舍里,20多头小猪活蹦乱跳。老段告诉记者,合作社都是自繁自养,尽最大可能减少成本。“行情好转可能要等到9月。区上对合作社的支持是雪中送炭。” (下转08版)
新闻推荐
3月25日晚,四川省今年首次为贵州、云南两省人工增雨。记者随省人影办前往广汉,探访省飞机增雨作业基地,揭秘增雨全过程——3月25日夜间,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滋润了久旱的川南大地。这雨是“天公作美”...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