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造机车是我国出口量最大的内燃机车,近几年在国内却无一订单。2012年底,转型升级后的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控股资阳南车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由此取得了向铁道部独立投标的资质,有望重返国内市场,一展内燃机车与电力机车并举的抱负。2013年春天,铁路机构改革,政企分开,这给四川造机车重返国内市场带来的是变数还是机遇?
□本报记者 刘宏顺
3月17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挂牌——此类关于铁道部改革的一举一动,在近段时间以来,都让舒宇和他的4000余名同事格外关注。
舒宇来自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阳机车公司),作为我国出口内燃机车数量最多的企业的市场部总经理,他花费了很大精力研究国内市场。
2007年,铁道部提出加速全国铁路电气化进程,减少内燃机车采购数量。从那年起,四川造内燃机车再也未能获铁道部一张订单。直到2008年,资阳机车公司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合资建造资阳南车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资电公司),铁道部才将四川造电力机车重新列入采购目录。
2012年,资阳机车公司新造机车184台/207节,刚刚迈过200台的盈亏平衡点,但这200来台车中,出口就占到150台/173节。资电公司订单情况同样不理想,4年来共获得订单320台,2012年不足30台。
根据中国铁路路网规划目标,预计2013-2015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年均约5000亿元,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2万公里左右。“国内电力机车每年需求远远超过1000辆,是全球最大的机车市场。”舒宇说。
提升国内市场份额,是摆在四川造机车面前的难题,也是突破发展瓶颈的机遇。
市场风向陡变错失国内市场6年
资阳机车公司始建于1966年,是由铁道部兴建并培育壮大的中国西部唯一的机车制造企业,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的重点工程,占地172公顷的“十里车城”让当地人引以为傲。
更让他们自豪的是当年的生产工艺。“内燃机车领域有句行话叫‘北连南资\’。”资阳机车公司宣传员徐元庆透露,资阳和大连产的内燃机车曾经在国内红极一时。
然而,高度指令性的计划性生产,让资阳机车公司对市场风向的变化反应迟缓。
2006年,随着最后一批内燃机车装车,“东风8B”成为该公司最后出售给铁道部的车型。2007年,铁道部开始大力采购“和谐号”电力机车,但公司由于缺乏电力机车生产资质,面对诱人的国内高铁市场束手无策。无情地被边缘化,成为公司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艰难的转型就此开始。“失去国内市场,逼着我们将重点放到海外市场开拓上。”舒宇介绍,“目前我们已成为全国出口数量、机型最多的内燃机车制造公司。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苏丹、越南等国都已形成了稳定的供货需求。”
尽管如此,“吃不饱”的呼声在公司内却越来越高。高额的运输和维修成本,外加经济形势不景气大背景下,日渐严重的价格战,让国外市场的利润远低于国内。
重回国内市场,资阳机车公司一直在寻找机会。2008年资电公司组建后,具备了电力机车生产资质。不过,这个新公司起初是由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控股,对资阳机车公司走出困境的带动力不大。
为利用技术优势拓展新市场,6年间,资阳机车公司先后尝试进入船用发动机、煤矿瓦斯发电机、隧道掘进机、大型发动机曲轴等新领域,但项目各有盈亏,对整体盈利而言,效果并不理想。
内燃机车与电力机车并举性价比高不惧市场化改革
重回国内市场,转机出现在2012年底。中国南车变更资电公司股权,资阳机车控股,并由此取得了向铁道部独立投标的资质。“原本今年我们就有产品可以交付铁道部了。”但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铁路政企分开,铁道部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原本谈得差不多的订单现在面临变数。
公司内不少人用“命运多舛”来形容公司遇到的新尴尬——行政指令式的订单今后可能将不复存在,订单的获取将倚仗更加彻底的市场化。依靠控股方式重回国内高铁市场的资阳机车公司,在国家机构改革大背景下遇到新的市场变化。
但恰恰是市场化,让舒宇看到了更大的机遇。
“铁路总公司成立后,各铁路局可能会跟着成立子公司。以往采购都是铁道部一家说了算,现在子公司也可能会有发言权。”舒宇认为。
从一家到多家,无穷的机遇就包含在这一变化中。“成立公司后的各地方铁路局,不大可能还会像以前那样实行收支两条线,必须计算收入和支出,盈利才是公司面临的第一道难题。这时候,采购不仅要考虑机车质量,还要考虑价格,更要考虑适用,要求其实比改革前提高了。”
“但我们的优势恰恰在这一点。”舒宇介绍,“资阳机车公司是西部唯一一家机车制造企业,因地制宜地开发出符合西部路况的机车,在产品终端运用与设计上更接近市场,这一点,我们占据先天优势。”此外,国外市场的开发,让公司在提供个性化服务上积累了经验。“国内市场上,不仅可以量身定做机车,我们还打算推出‘产品+后期维护’的合作模式,各铁路局以前外包出去的巨额维修费用可以同时大大降低。”
“今后我们将实施内燃机车与电力机车并举的战略,在深耕国外市场的同时,稳步扩大国内电力机车市场份额。”舒宇介绍,目前国内电力机车需求每年保持在1000台以上,资电得到的份额在100台左右,不到十分之一。
铁路改革具体方案尚未发布,“铁路总公司是否会将采购权下放至各路局,总公司对地方路局的掌控比原有的铁道部更松还是更紧,一切还不得而知。”尽管如此,机车制造商们还是纷纷加快了与地方各铁路局的合作步伐。
目前,中国南车已与成都铁路局初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后者量身定做“和谐号”机车,这些订单将由资阳机车厂完成。“在西部,除成都外,如果能拿下更多地方订单,四川机车在全国市场中的份额就将得到有力提升。”
截至目前,资阳机车公司手中的订单仅有66台,全部来自国外,“眼下的确是最困难的时期,但前景无疑是美好的。”舒宇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钟振宇)随着降水天气过程增多,四川省干旱范围逐步缩减,小春生产仍有望保持稳产,但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局面仍将持续,需高度警惕春夏连旱等情况发生。4月9日,在省政协召开的“积极应对气候变...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