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2年末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重视发展民营经济的问题。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4月15日-16日,四川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投资合作洽谈会将在成都召开。这是四川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省委、省政府推进民营企业合作与发展的务实行动。这一行动将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遇?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四川新发展 民企新商机》栏目,与大家共同梳理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与成就,共同展望民营经济发展的未来与前景。敬请垂注。
□本报记者 陈婷 段玉清
清明节后,接连下了几场雨,2013年春天的“倒春寒”来了,气温陡降,人们纷纷添衣保暖。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四川的民营企业眼中,这个春天其实很温暖,勃勃生机正在四处悄悄孕育:
九里春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备定向增发融资,融资金额大约3000万元;
中国领先的创意百货网上商城趣玩网正式落户天府软件园;
5月,海特集团的新加坡飞行员培训中心将开建……
生机萌发于何处?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四川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140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3%。省工商局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从市场主体分析,个私经济已成为推动四川省大部分市(州)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发展快
新登记户数和资金创下历年新高
新增两个地区非公经济增加值总量超500亿元——2012年,随着内江、资阳两市非公经济增加值总量分别达到577.14亿元和570.09亿元,四川省非公经济增加值总量超500亿元的地区总数达到11个。
这个成绩,是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取得的。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涉及产业、行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下,四川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9%,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非公经济拉动GDP增长8.6个百分点。
这一年,民间资本热情高涨,新设立市场主体户数、资金逆势双增长,创下历年最高纪录:新登记46.45万户,比上年增长10.9%;新增注册资本2966.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至此,全省实有非公有制企业已占到企业总数的95.1%,达297.79万户。
这一年,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继2011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之后,四川省非公经济总量再创新高,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首次超过1.4万亿元,比2011年增加了1919.07亿元,是2005年的4.38倍。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上接01版)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应交增值税、资产的占比,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5、1.8、1.3、3.0、7.8、1.9个百分点。在做大增量中转方式、调结构。同期,电子信息...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