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总产值同期增长18.3%,利润增长28.4%——
审视一季度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们清晰地看到,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全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很大程度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快慢、质量高低,关系着全省发展大局。
当前,四川省面临着做大经济总量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要实现目标任务,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支撑引领为核心动力,以结构调整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强全省产业核心竞争力。
对四川省来讲,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切实可行。
今年一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227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3%。与上年同期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大部分指标在工业中的比重均有所增长,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8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为37.5%。
规模与速度并进,质量和效益同升的背后,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结果,是全省经济“含金量”的提升。
规模与速度并进在扩增量中调结构
要解决四川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要靠创新加以突破,通过转型发展从根本上进行化解。
创新驱动,成效已显。
高新技术产业继续领跑全省工业经济发展。一季度,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标较上年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6.8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应交增值税60.8亿元,增长64.9%,增速高于工业50.7个百分点。
规模在扩大。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多数指标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均在2成以上,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的22.3%,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工业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应交增值税、资产的占比,分别提升了1.8、1.3、7.8、1.9个百分点。
速度在提升。2012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值是五年前的3.8倍,今年一季度产值是2010年同期的近2倍。“这就意味着,现在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都更有含金量。”省科技厅人士测算,如今每1个百分点的增长,都相当于五年前4个百分点的增长;相当于2010年增长2个百分点。
“含金量”更体现在效益上。同期,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8.4%,高于整个工业14.5个百分点。与此对应的是,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利润占工业利润总额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了3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省工业增速放缓,效益却提升。高新产业功不可没。
省科技厅厅长彭宇行分析,全省工业效益趋好与产业结构调整不无关系。“要在做大增量中转方式、调结构,做大哪一块增量?高新技术无疑是最有‘含金量\’的产业。”
同期,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与生物农业、核技术与新能源等六个重点领域,完成工业总产值1209.2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58.2%;实现利润占59.7%;应交增值税26.0亿元,占42.8%;完成出口交货值131.9亿元,占34.2%。与此相对应的是,汽车制造、计算机制造业分别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0.9、1.8个百分点,是拉动全省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四川造”的全球竞争力明显提升。一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出口交货值385.1亿元,同比增长23.7%,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高达78.1%,对全省规上工业出口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66.1%,有力支撑了全省工业产品出口。
质量和效益同升多点多极构建创新型四川
当前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孕育新突破,我国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正发生重大转变,四川已进入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的发展阶段。创新与否,不再是发展“好与坏”的问题,而是关乎“生与死”的问题。
形势逼人。虽然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但横向比,与领先的省市仍有较大差距,2011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仅为广东的1/7、江苏的1/6;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分别比广东和江苏低14.3和7.5个百分点。
差距即是潜力。加快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这被过去印证的成功发展路径,积蓄了未来发展的动能。
企业创新能力正得到全面提升。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累计达1537家。122家大型企业、411家中型企业、987家小型企业、17家微型企业,龙腾虎跃、竞相发展。一季度,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增速,较规上工业高14.5个百分点,其中超8成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盈利,亏损面比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企业效益明显好转。
园区为载体,培育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增长极正被激活,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动力在聚合——
一季度,成德绵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总量的64.5%,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他市州也亮点频现:自贡、资阳,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百亿元;18个市州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其中达州、凉山、乐山、攀枝花、泸州等5个市州超过上年总量的1/3。
创新驱动发展。数据的持平与增长,崭露未来全省经济发展新格局。省科技厅分析,虽然从绝对值来看,成德绵的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还很大,头牌的位置还难以撼动,但是随着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一城独大、梯队不良”局面将被改变。
未来更让人兴奋。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四川省一项重大战略来实施,加快建设创新型四川。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重点,以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为主攻方向,“全面实施、多极推进、局部突破”的创新路线图,正在四川延伸。
□曾小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宇男)5月20日,省环保厅农村环保处小结了今年小春秸秆禁烧的阶段性经验。记者从小结会上获悉,今年秸秆禁烧成效好,关键是成都平原5个重点地区结成区域“联盟体”,通过政府间的“秸秆综合利...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