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继 记者 刘宏顺)去年底以来,资阳市雁江区老君镇短短半年就竣工投用了38.5公里的水泥路。眼下,该镇正筹建15公里水泥路,预计8月底建成。在总长53.5公里水泥路中,有上级财政补贴指标的仅有20公里,其余均需群众筹资、社会捐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不到一年,一个非城郊乡镇却上马53.5公里水泥路,靠的是什么?
修路,资金是关键。
老君镇通过让受益村组筹一点,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举行筹劳捐资形式解决受益村资金匹配问题;动员社会捐一点,向本乡在外成功人士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等形式鼓励他们捐资助路;充分利用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缓解筹资压力。全镇共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00万元,增强了群众筹资的积极性。该镇一条9.9公里的县乡联网断头路,148.5万元捐资仅用60天就全部到位。其余农村通畅公路建设群众筹资款,也在不到2个月时间全部筹集到位并开工。
除了资金,公路质量问题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
在项目招标过程中,该镇严格按照“五步走”的方法由村民代表择优选择自己信得过、有垫资能力的施工单位。由受益村组推出3-5人组成质量监督组和民主理财组,现场检查、跟踪督查,把每一条通村公路建设成为经得起检验的“放心工程”。
随着一道道难题的破解,老君镇共有10个村结束了无水泥路的历史,水泥路通达率达88.9%。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宏顺)6月28日,记者从资阳市水务局获悉,该市首次面向全市范围内的水利普查,耗时3年,目前已全面结束。根据普查结果,资阳目前共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56条,水库441座,灌溉面积272.4...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