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7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如何盯牢全省1.34万家学校食堂?
7月26日,在位于资阳市的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该院“首席食品安全官”刘生利来到学校食堂,检查采购人员当天购进的食材是否票证齐全,“现在有300多名培训学员就餐,要确保饭菜质量,首先要保证食物原材料新鲜、来源合法安全。”据悉,资阳市从今年6月开始推行“首席食品安全官”制度,其职责是严把学校食堂采购、验收、储存、加工、分餐、留样6道关口,弥补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
长期以来,四川省非常重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但由于食堂建设滞后、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监管能力不足等诸多原因,今年以来,四川省个别地区学校食堂先后发生了几起食品安全事件,为食堂监管敲响警钟。如何让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低风险、零风险,尽量让师生更放心、更满意?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本报记者 李丹 石小宏
调查三大短板 易酿学校食堂安全风险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四川省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各级各类学校食堂达13382家。但在部分边远山区乡镇,其学校食堂因历史原因和条件限制,未达到餐饮服务许可标准,存在无证服务现象。但因涉及到离校较远的走读生就餐,这些学校暂时难以停止供餐服务。而持证的各类学校食堂中,也同样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校食堂食物中毒事件易发。
据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介绍,当前有三大原因导致四川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较高:一是学校食堂建设投入不足。除城区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外,四川省较多的乡镇学校食堂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设备陈旧,食堂面积、加工流程布局、卫生环境均达不到餐饮服务许可要求。
二是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学校领导不重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加上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流动性较大,卫生习惯较差,食品安全执行能力较低,特别是中小学食堂凉菜制作等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三是监管力量不足。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从事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人员编制总数为2378人,实际编制到岗人数为1487人,编制内总到岗率62.53%。以上人员要对全省16.7万家持证餐饮服务单位(包括1.34万家学校食堂)进行监管,同时还承担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工作难度很大。
对策多管齐下 遏制食品安全事件反弹
学校食堂,是确保在校师生饮食安全的关键场所。如何更好地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防范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记者在走访中获悉,自2011年接手餐饮安全监管新职能以来,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始终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多管齐下,全面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严格督促学校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并落实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及时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确保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处置率达到100%。
以餐饮服务许可情况、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落实索证索票制度、食品贮存措施、加工制作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餐厨废弃物管理、留样登记管理、应急处置等为重点内容,监管部门切实加强了学校食堂的日常监管工作,做到监管“网格化、格式化、痕迹化”,严把原料采购关、人员健康关、场所环境关、餐饮具消毒关、制作过程关。
按照全省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百日行动”整体部署,深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学校食堂重点品种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台账记录等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遏制前整后乱、重复反弹的现象发生。联合教育行政等部门,排查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深入查找餐饮食品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消除监管盲点和死角。
加大执法力度。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当场提出指导意见,下发监督意见书,限期整改。今年以来,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23045人次,检查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12452家、下达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意见书2267份,整改通知书1043份,立案查处92家,罚款人民币11.636万元,没收超过保质期或感官异常的食品550余斤,约谈14家,通报6家。
全面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重点排查治理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索证索票、食品加工制作、餐饮用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环节隐患。严禁高等院校以外的学校食堂加工制作冷荤凉菜;严禁各类学校食堂违规加工制作豆角(四季豆)及发芽土豆;严禁各类学校食堂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新闻推荐
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先后举行民企入川、央企入川和港澳企业入川“三大投资促进活动”。作为四川省今年以来最重大的招商引资活动,目前已进入签约项目快速落地生根期。这些项目的履约情况如何?签...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