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资阳新闻 > 正文

德昌傈僳人神秘养蜂法 头发丝拴住马蜂 寻到老巢带回家 凉山州德昌县是四川省傈僳族主要聚居区之一,因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而保持了最原始的风俗,一些风俗被外界啧啧称奇

来源:四川日报 2016-08-05 21:13   https://www.yybnet.net/

杉木沟村坐落在海拔2000米的深山处,这里居住着107户傈僳族人家。走进这个小山村,只见房前屋后悬挂着马蜂窝,小如拳头,大如面盆,马蜂来回飞舞,形成一道独特景观。

南山傈僳乡党委书记罗孝明说,傈僳族一直都有养野蜂的传统,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以前在条件极为困难的年代,傈僳族男人们曾靠捕养野蜂的技能补贴家用。”罗孝明说,现在,仅杉木沟村养殖的野蜂窝就达上千个,基本家家户户都在养。

目前,杉木沟村养殖的野蜂种类较多,有马蜂、土琴蜂、牛角蜂等近二十种,都有很强毒性。名为养殖,其实是将山野间的野蜂巢移回家附近,让野蜂在蜂巢内实现繁殖。每年8月前后取第一次蜂蛹,以后在9月、10月各取一次,蜂蛹或食用或出售。

“野蜂不能实行人工繁殖,只能从野外找着蜂巢移植回来养大。”52岁的村民李明松说,第二年三四月份,当地的猎蜂人就到外面寻蜂。

寻找野蜂,傈僳人有一套奇特方法。猎蜂人张正顺向记者演示了整个招蜂的过程。“通常是捉上一、两只蚱蜢等昆虫或用肉类,固定在一根细棍上当诱饵。”张正顺找来一根小木棍,上面夹着一块猪肉,放在路边的果树旁。很快,一只马蜂飞来,展开啃咬。“马蜂虽凶狠,可也很傻。”张正顺说,“它们是典型的顾头不顾尾。”随即,张正顺从自己头上扯下一根头发,熟练地在一端打上活结,另一端拴上白色的薄膜。“可以是薄膜,也可以是鸡毛或纸条,用作跟踪的参照物,就能找到蜂窝。”看见马蜂只顾啃食搬肉,张正顺瞅准时机,将头发活结套在蜂腰上。当马蜂将肉咬住往“家”飞时,张正顺便跟着马蜂追赶。

由于捕获了猎物,野蜂的灵活度和飞行速度都慢了很多,捕蜂人就跟着白色的参照物追。通常情况下,村里的猎蜂人近则追几公里,远则追几十公里。很多野蜂巢都在十几二十米的树梢上,但傈僳族捕蜂人还是能像猴子一样轻松爬上,将树上的蜂巢取下。“难道没有危险吗?”看到记者的疑虑,张正顺笑着说:“你不招惹它就行了,马蜂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我们这儿家家都养过蜂,没人怕它们。”即便如此,这些猎蜂人依然经常被马蜂蜇伤。李明松捋起衣袖,手臂上一个伤疤清晰可见。“是被土琴蜂蜇伤的,毒性很强。”他笑着说,每年要被野蜂蜇10多次,涂点药酒,几天就好了。

罗孝明说,如今,养殖野蜂已成了傈僳人一条致富路。“按照今年100元至200元每公斤的价格,养野蜂最多的一户能卖几万元。”还有当地的猎蜂人组队到成都、德阳、资阳等地帮人取马蜂包,获得一定经济收入。

本报记者 何勤华 整理

新闻推荐

5市秸秆禁烧“联盟”防火有方

本报讯(记者刘宇男)5月20日,省环保厅农村环保处小结了今年小春秸秆禁烧的阶段性经验。记者从小结会上获悉,今年秸秆禁烧成效好,关键是成都平原5个重点地区结成区域“联盟体”,通过政府间的“秸秆综合利...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德昌傈僳人神秘养蜂法 头发丝拴住马蜂 寻到老巢带回家 凉山州德昌县是四川省傈僳族主要聚居区之一,因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而保持了最原始的风俗,一些风俗被外界啧啧称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