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过去一年听过的华语歌曲专辑,重温一下全年的一些音乐现象,是一些人的爱好。不管市道怎么样,总有人在写歌、唱歌,也总有人在听歌。音乐死不死的话题,不值得多说。只要写歌唱歌听歌的人不死,音乐就不会死。那么,让我们来看看2015年——音乐真人秀节目应接不暇,却不见几个亮眼的新人。即便在音乐性上做得最专业的《中国好歌曲》,好像节目一结束,大家的记忆也跟着“翻篇”了。红了一些歌曲,却也没带出几个年轻人。唱片市场走低,歌手有才华作品也不能快销,还不如搞怪来得快。像苏运莹的《野子》屡屡被翻唱,也不见经纪公司花心思去宣传、出版。
那么,音乐真人秀节目在被谁霸占呢?都是中老年人和选秀“回锅肉”。《中国好声音》进入第四季,大部分选手都已经不是业余选手,《蒙面歌王》更是把上世纪的偶像重新包装又出来走了回台步。所谓的“导师”还是“我是听着您的歌长大的”那批人。
如果你认真留意的话,就会觉得孙楠“神一般地存在”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按说他在2015年初的《我是歌手3》中“不战而退”后,其他电视台应该谨慎一些。可是,在接下来的《蒙面歌王》《中国之星》里,孙楠还是高调登场了,而且获誉具有“劳模风范”。似乎有不少人在抱着他的大腿呼喊:楠哥,华语乐坛不能没有你!中老年音乐人在综艺舞台上忙得不亦乐乎,而一些靠参加选秀成名的艺人却在踏实创作。李宇春、张靓颖单曲作品全年不断,周笔畅9月出版新专辑《翻白眼III,曾轶可当初不被看好却自2009年以来出版了四张专辑。其他的歌手也推出了原创作 品,如华晨宇的《异类》、袁娅维的《T.I.A》、梁博的《迷藏》、李霄云的《正常人》、霍尊的《天韵》、谢帝的《人·社会·钱》、涂议嘉的《十七》、吴莫愁的《90》和《接近无限》。
华语乐坛之路坎坎坷坷,但是仍然有半壁江山令人尊敬。
(侯虹斌)
新闻推荐
央视狂砸2亿 保“老大”位置 “中国好”系列、电视“星”系列全面出击
撒贝宁享受身份转变2014年,央视将在节目上全面发力,不仅拿出2亿元作为节目创新基金,还打开门办节目,整合国内外优秀力量打造新节目,力争坐稳收视老大的位置。 “好歌曲”明年打头阵 据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