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华语电影 今日外语电影 电影影评 电影经典台词
地方网 > 娱乐 > 电影 > 今日华语电影 > 正文

“肖像过剩”时代:你存了多少张自拍照?

来源:济南时报 2019-06-12 14:16   https://www.yybnet.net/

□新时报记者 徐敏

在人人都是摄影师的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肖像过剩”的时代。似乎全世界的人都爱上了摄影,爱上了自拍,社交平台充斥着各类自拍照,肖像摄影某种程度上被自拍改变。

肖像本质上不是新鲜事物,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人们留下自己影像的岩画,逐渐发展演变为各种工笔画,直到迈入摄影时代。一个时代的肖像,也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谁的手机里没几张自拍照

打开手机中的美颜相机,朝着脸部右上方45°举起,举起剪刀手嘟起嘴微微瞪眼睛。“咔,咔,咔”,一张张有些失真但是比本人好看许多的照片就此定格,存在手机里。再经过一轮光度调整、背景修饰之后,这样印记着浓重当代特色的肖像照被人们发布在微博、朋友圈以及QQ空间中。打开各种网络社交媒体,随处可见这类霸占人们手机屏幕的自拍肖像照。

近几年,自拍这种行为飞速在各类人群中蔓延开来。起初自拍是年轻女孩的专利,她们热衷于拍摄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美丽的照片,在各种平台上展现。如今,青少年和中老人也喜欢自拍。尽管很大程度上,他们的自拍不是通过美颜相机的技能秀出自己的美貌,而是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健身时、旅行中、聚餐时……很多人的自拍照并不加修饰,也不介意前置高清镜头直接照出甚至夸大面部缺陷,他们只是在记录生活的真实瞬间。不过,各类自拍中最多的仍然是“一键美颜”过的大头肖像照。

如果你也试图自拍过好看点的照片,应该知道自拍也不是那么简单。越是能“美颜”,人们越是喜欢挑照片中的瑕疵:脸部倾斜角度稍稍过了一点,光线不够柔和,眼神不够明亮……打开网页这种新闻随处可见:美国一名女大学生迷恋自拍,每天必须自拍300张以上照片,再挑选出数张PS后发到社交平台;男子每天自拍200张再选出一张发朋友圈,“每天都是秀场日”。看似简单的自拍照背后,也是人们对自己的疯狂迷恋。

有人说,这是一个“肖像过剩”的时代。谁的手机里没有几十上百张自拍照?在相机和手机融为一体的时代,全世界的人都爱上了自拍。人是立于时代的鲜活存在,其肖像也是时代精神的面孔。美颜自拍,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当年的时代肖像。

被自拍改变的肖像摄影

如果要追溯历史,“自拍”这个词还非常年轻,它最早出现在互联网上的痕迹是2002年。2002年9月,一名叫霍皮的澳大利亚人在图片网站上发布了一张他受伤嘴唇的照片,照片配文:“嗯,21号的时候我喝醉了,在台阶上磕到了嘴。我的下唇现在有一个1厘米长的洞。抱歉,这是一张自拍照。”这是第一次有人把照片称为“自拍照”。

2010年10月,美国的一款照片分享应用Instagram推出并迅速取得成功,在一年内获得1000万注册用户。2011年1月16日,第一张带有“自拍”标签的照片出现在Ins上,这是由美国用户珍妮弗·李上传的。2013年,在牛津词典选出的年度热词中,“自拍”击败了“比特币”成为年度热词,并于2014年成为韦氏英语词典新增加的150个词中的一个。词典给“自拍”的定义是:一张自己拍摄自己的照片,通常是用智能手机或网络摄像头拍摄并上传到社交网络中。

随之而来的是自拍带来的肖像照的变革。从“摄影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视觉记录”这个角度来说,自拍在功能属性上和传统的摄影技术并无本质区别。然而,自拍和传统的肖像摄影又有着显著区别。在肖像照的拍摄中,摄影的主体是摄影师,这个过程本质上依然是主体对客体的视觉记录,人依靠取景器实现了两个世界的明确分野。但自拍的特点是没有了"主客模式",它使拍摄者和被摄者合二为一,使拍照演变成了个人的内部活动,自拍照成了拍摄者的一面镜子。

另外,自拍传递信息的方式、效率也和传统的摄影有所不同。人在自拍的时候,往往过分强调“我”的存在,突出“我”的形象,让脸部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是一种简单直白的表达方式。相比于传统摄影,自拍肖像照传达的信息更加单一和确定。

肖像文化是时代精神的镜子

如果把肖像的内涵从单一的摄影艺术扩大至整个艺术的范畴,那么从本质上来说,肖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从远古时期学会在岩壁上作画开始,人类就已经尝试着通过各种途径来留存自己的形象。从古代的墓室壁画、帝王功臣、文人高士到当代多元的人物画创作,“肖像”都承载着一个历史时代的道德礼仪规制、审美取向、文化表征以及社会主题。

在古代社会,肖像画基本是帝王和贵族阶层的专利,平民百姓很少有机会留下一幅肖像画。古代宫廷有专门给帝王画像的专业画师,这些画作一方面记录了帝王的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和文治武功,也总是试图将统治者的意志、要求与爱好贯彻其中,因此功利色彩比较浓厚。明朝时,城市中甚至出现了专门为顾客写生的肖像画坊,颇有后世照相馆的先声。

迈入摄影时代后,肖像摄影在民国时期掀起一个小高潮。上海著名的《良友》画报除了抗战时期和个别特刊外,在二十多年间几乎每期都使用一张“名媛”肖像照作封面。一开始使用电影明星像胡蝶、周璇,后来使用了并非明星但气质优雅的“名媛”。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特意拍摄了一组文艺工作者肖像照片,他们中有京剧名角盖叫天、周信芳、言慧珠,电影演员秦怡,歌唱家周小燕,音乐家贺绿汀,作家周立波、老舍、张恨水、赵树理,诗人臧克家。

欣赏一件肖像创作,不仅能认识一个特定的人物形象,更能洞察人物所处时代、空间的精神面貌,肖像是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现在,照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件事,照相机的快门咔哒声成为社会时代的变迁或个人心路历程新起点的背景音,对平庸的拒绝与个性的伸张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至于肖像照缘何历经百年而不衰,正如一名肖像摄影展策展人所言:“原因很简单,是人,就要看脸。”

新闻推荐

隐喻 换喻

隐喻和换喻都是电影语言学术语。在语言学中,隐喻指间接意义上使用的移代性的修辞格。电影符号学的修辞理论认为,电影没有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肖像过剩”时代:你存了多少张自拍照?)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