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Nobel prize 足够好了吗? 还没有。

来源:合肥晚报 2019-10-13 00:41   https://www.yybnet.net/

“献给令全人类获得裨益者”是诺贝尔奖的宗旨,与奖项关联的一个个研究成果,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

但,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说时容易做时难,每个奖项都是一部史诗,咏叹着漫长而孤独的探索和焚膏继晷的决心。

1.

一年一度,诺贝尔奖各学科奖项次第揭晓。

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对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的研究。很多世纪以来,人类已经了解氧气的重要性,但一直不清楚细胞是如何适应氧气水平变化的,三位学者在研究中揭示了分子机理,为了解细胞如何适应氧气供应变化提供基础。此外,他们还发现氧气含量如何影响细胞新陈代谢和身体机能,为治疗贫血、癌症和其他疾病起到关键作用。

物理学奖授予首次发现太阳系外行星的科学家们。1995年,围绕主序星的首颗太阳系外行星被发现,这颗行星名为飞马座51b,公转周期4.2天,由此开启了天文学的一场革命,自那以来,银河系已经发现了4000多颗系外行星。奇异的新世界仍在不断被发现,其大小、形状和轨道之丰富令人难以置信。随着大量的寻找系外行星的计划着手实施,人类或许最终能回答那个永恒的问题——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

接到了那通“命运来电”的科学家们一一来到台前,他们捧花大笑,仿佛神秘的“外星人”落入了凡间,掀起了一轮全民科普热潮。“献给令全人类获得裨益者”是诺贝尔奖的宗旨,与奖项关联的一个个研究成果,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

但,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说时容易做时难,每个奖项都是一部史诗,咏叹着漫长而孤独的探索和焚膏继晷的决心。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约翰·B·古迪纳夫、M·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发展上所做的工作 。古迪纳夫以97岁高龄刷新了获奖者年龄纪录,也实实在在地证明了,科学研究是一场没有捷径的马拉松。

回望兜兜转转的科学之路,古迪纳夫自嘲,“我们有些人就像是乌龟,走得慢,一路挣扎,到了而立之年还找不到出路。但乌龟知道,他必须走下去。”

“乌龟”的背后,是一个世纪的沧海桑田。

2.

古迪纳夫没有赢在起跑线上。

家境富裕,衣食无忧,但童年的他似乎总是与寂寞相伴。直至考入耶鲁大学,才从家庭的沉闷中摆脱了出来。

他畅快地“迷失”在耶鲁的学术海洋里。 学过古典文学,曾考虑“要不要当作家”,又一度转攻哲学,为了凑满学分,才选修了两门化学课,而毕业的时候,他拿的是数学学士学位。 天才的烦恼是,不知该选哪一个专业而终老,在彷徨与困惑中,时间飞快流逝。

年轻人还在思考人生,外面的世界却并不太平。二战爆发后,古迪纳夫加入了美国空军,但没当成飞行员,而是被派到太平洋的一个海岛上收集气象数据。像一个隐喻,一个“信息收集员”的职业素养从此决定了他的人生路径。

战争结束后,他却看不见一条清晰的出路。

最现实的选择是继续深造。于是在中断学业四年后,古迪纳夫进入芝加哥大学研究固体物理。随后又进入麻省理工的林肯实验室,主攻固体磁性的相关研究。他对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发展做了贡献,并且第一次接触到了电池——钠硫电池。

一切看起来都挺好。“乌龟”继续爬行着。

时间来到1976年,牛津大学化学系出现了一个职位空缺。54岁的古迪纳夫漂洋过海,凭借此前的研究成果和优异表现,他成为无机化学实验室主任。用他自己的话说,“至此,终于成为一名化学家了。”

他偶然看见人们在加油站排队,立刻触动了“信息收集员”的职业敏感,决定要从事与能源相关的研究。

彼时的世界,科技突飞猛进,锂电池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起大落。因为储存电能更多而炙手可热,却由于安全性堪忧而惨遭抛弃。

锂电池从此成了令人望而却步的领域,而化学界的老“新人”古迪纳夫却大胆提出了一种更安全的新材料——钴酸锂。钴酸锂和石墨结合,开发出了全新的可充电锂电池,这类电池被称为锂离子电池,高性能,低成本,安全性好,一经问世便受到了欢迎。今天被广泛使用的绝大部分锂离子电池仍然延续这一架构,近30年来再没有大的改动。

是的,在手机阅读时代,大多数人都是使用他的研究成果获知他得奖的消息。

“乌龟”没有功成身退的打算,视线始终向着前方。75岁时,他发现了面向未来的新材料——磷酸铁锂。90岁以后,他转向对全固态电池的研究。

直至今日,他几乎得到了一个科学家能得到的所有荣誉,成为实至名归的“锂电池之父”。“古迪纳夫”的英文原意是“足够好”,但是,他从来没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足够好了,毕竟,全固态电池还在起步阶段。

“乌龟”爷爷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不慌不忙地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个人命运与大时代相系,他感恩时代给予的养分,比如自然科学的齐头并进,并给出了最好的回报——尽己所能参与并推动科学技术的新革命。

我们关注诺贝尔奖,是因为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是什么正在改变世界,改变生活。可往往,那些一个人的史诗却让人慢下了节拍,努力试着去读懂“纳什均衡”背后的“美丽心灵”,和一场乌龟式爬行的启示。

我们所拥有的今天不正是基于这毫不慌张的设问么:

世界已经足够好了吗?

还没有。

这让人担忧吗?

不。

新闻推荐

史上最强台风登陆日本?假的 没有破历史纪录

这两天,网上出现了关于“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台风”的消息有微博大V称“日媒报道:19号台风(海贝斯)可能是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Nobel prize 足够好了吗? 还没有。)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