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际 今日美国 今日韩国 今日日本 今日俄罗斯 今日加拿大 今日澳洲 今日意大利 今日英国 今日法国 今日德国 巴基斯坦 今日新加坡 今日大马 今日菲律宾 今日越南 今日泰国 今日柬埔寨 今日印尼 今日缅甸 今日印度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际 > 多彩国际 > 正文

普京和拜登这一面能改俄美关系吗?

来源:绵阳日报 2021-06-18 07:00   https://www.yybnet.net/

拜登(左)和普京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晤

美国总统拜登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1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晤。双方就启动美俄双边战略稳定对话等达成有限共识,但在乌克兰、人权等议题上仍分歧明显,未取得任何重大突破。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美俄首脑会晤为双方恢复“冷静对话”提供契机,有助于阻止已处于历史低点的美俄关系进一步恶化,但期待两国关系因此次会晤“重启”乃至“正常化”恐怕并不现实。

稳定关系

当天会晤中,美俄领导人就战略稳定、乌克兰、网络安全、人权、气候变化等问题进行交流。会后两人分别举行记者会,普京评价双方进行了“有建设性的对话”,彼此没有表现出敌意;拜登也表示会晤气氛是“良好和积极的”。

双方会后发表一份简短的共同声明。声明说,双方“将在不久的将来共同着手进行综合双边战略稳定对话”,寻求“为未来的军控和降低风险奠定基础”。双方还同意就在外交层面上互动展开磋商,包括让双方大使重回驻在国工作。

美俄关系近年来持续紧张。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俄在军控领域实现有限合作,但在乌克兰、网络安全、人权、干预选举等问题上分歧明显,对抗加剧。4月中旬,美国政府以俄罗斯进行网络袭击、干预美国选举等“恶意活动”为由,宣布对俄实施大规模制裁并驱逐10名俄外交人员;一个月后,俄罗斯政府宣布将美国列入对俄不友好国家名单。

在此背景下举行的美俄峰会被认为有助于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日内瓦安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前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秘书长托马斯·格雷明格说,美俄关系持续恶化,双方互信水平已降到历史最低点,这次峰会为双方恢复“冷静对话”提供了机会,将给美俄关系提供更具建设性的动力。美国外交学会会长理查德·哈斯指出,对美国而言,此次峰会的目标不在于双方能否实现共同成果,有时防止让局势变得更糟是外交层面的唯一选择。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迈克尔·欧汉龙则认为,拜登政府目前在对俄战略上没有完整的概念,此次峰会意义有限。

矛盾难解

分析人士强调,尽管美俄首脑会晤可能阻止两国关系持续恶化,但两国关系很难凭一次会晤就能迅速“重启”乃至“正常化”。

美俄领导人均在会晤后表示,双方进行了坦率的交流。不过,在涉及乌克兰、人权等诸多问题上,双方仍存在明显分歧。如拜登强调,美国将对任何损害美国及其盟友关键利益的行为予以反击。而针对美方对俄罗斯人权状况的指责,普京以美国在阿富汗对平民的大规模袭击、在关塔那摩监狱等采取的侵犯人权行径为例予以回击。

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欧洲和国际研究中心教授德米特里·苏斯洛夫认为,俄美之间的系统性矛盾仍将持续存在,难以解决。他表示,美国不会停止对俄罗斯国内事务的批评,对俄制裁更可能变本加厉,不应期待俄美关系得到任何形式的改善,双方关系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对抗性的”。

苏斯洛夫还说,俄美双方都支持两国关系维持一种“可控范围内的对抗”模式。基于这一模式,双方一方面在对抗中保持自我克制,同时在某些面临共同挑战和拥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展开“有选择性合作”。

不过,分析人士也指出,即使在军控和战略稳定等双方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要想真正实现合作也并非易事。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核问题专家詹姆斯·阿克顿说,除了避免核战争这一整体目标外,美俄在核问题上的利益逐渐呈现不对称性。美国对俄罗斯近来研发的核动力巡航导弹等新式核武器表示忧虑,而俄罗斯更忌惮美国的反导系统和精确打击武器等常规武器系统,这种不对称性将提升双方谈判的难度。

近观普拜会

“插曲”多要“冷静”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拜登6月16日的会晤,是双方在拜登政府上台以来首次面对面会晤。双方在会晤结束后分别单独召开记者会。两人首次面对面结果如何?现场又发生哪些“小插曲”?

短于预期插曲不少

普京与拜登当天举行近两小时的小范围会谈,美俄代表团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讨论。但整体来说,比美国官员此前预期的四五个小时要短不少。

插曲一:会场外有点吵

电视直播画面显示,普京和拜登刚进入会场,门外就出现了争吵,且持续了十几分钟,吸引了现场不少媒体关注,瑞士官方电视频道不得不一度将直播画面切换到会场拉格朗热别墅(“谷仓别墅”)的远景。

插曲二:开场有点小局促

在媒体聚光灯下,双方似乎都有点小局促。为了“开场”,普京先对拜登寒暄了一句,看拜登没有反应,接着对拜登提议举行会晤表示感谢,认为俄美之间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这种高级别的会晤。拜登此后也赶紧接上茬,回复了一句“面对面会谈总会更好一些”。

插曲三:“哪壶不开提哪壶”

获准进入现场拍摄的瑞士《欧亚时报》记者告诉新华社记者,现场突然有记者提问拜登,“为什么要监听欧洲国家元首?”拜登并没有回答。随后,美方指示安保人员“清场”。

这个提问对美方来说恐怕有点尴尬。毕竟,拜登刚刚参加完七国集团峰会、北约峰会等会议,大有先与欧洲盟友“对表”再与普京“对碰”之意。而现场记者偏偏抓住了他欧洲之行前不久发酵的美国监听盟友丑闻,可谓直击“痛点”。

冷战与冷静

一如俄美官员会前“吹风”时的预期,普京与拜登首次面对面会晤未取得任何重大突破。双方主要就启动双边战略稳定对话等达成有限共识。

会前,普京曾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俄美关系正处于近年来最低点。拜登随后也表示认可这一说法。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会晤为俄美恢复“冷静对话”提供契机,但期待两国关系因此次会晤“重启”乃至“正常化”并不现实。

会晤结束后,两人在不同场所分别举行各自的记者会。一方面,双方有一些“维稳”的表态。比如,普京在记者会上提到,俄美都明白彼此的“红线”,双方在会晤中并未强调这些“红线”的细节。拜登在记者会上说,“我不认为他(普京)在寻求与美国的冷战。”

另一方面,互相指责的常规操作也不少。普京强调,双边关系恶化应归咎于美方。拜登则警告说,如果俄罗斯侵犯美国主权或破坏民主选举,美方“将作出回应”。

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欧洲和国际研究中心教授德米特里·苏斯洛夫认为,美俄之间系统性矛盾基本无解,美国对俄罗斯国内事务的批评不会停止,对俄制裁在这场会晤后甚至还可能变本加厉,美俄关系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对抗性的”,只不过双方都支持“可控范围内的对抗”。

当地民众怎么看?

不少日内瓦市民对记者说,很高兴通过举办这样一场高关注度的俄美元首会晤,增加日内瓦的曝光度,推动当地旅游的疫后复苏等。也有一些住在附近的居民吐槽自己的出行和生活都受到影响。毕竟,会场周边部分地区已封锁,从地面警力到直升机巡逻,安保重重。(均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警报解除:红超巨星“参宿四”短期内不会爆炸

◎科技日报记者张梦然距离我们很近、直径相当于1700个太阳的参宿四“爆炸说”不但是天文学热点,因其会对地球生命产生巨大...

相关推荐:
意大利晋级16强2021-06-18 01:05
猜你喜欢:
评论:(普京和拜登这一面能改俄美关系吗?)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