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华语音乐 今日欧美音乐 今日乐评 演唱会
地方网 > 娱乐 > 今日音乐 > 今日乐评 > 正文

民谣沙沙生长

来源:济南时报 2020-10-25 14:10   https://www.yybnet.net/

□郭小寒

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什么是民谣,民谣代表什么。在古罗马,荷马被称为吟游诗人,走唱在欧洲大陆,传唱人间故事。在当下,我们称周云蓬、万晓利为民谣歌手,他们背着吉他行走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像候鸟一样迁徙。他们在流浪中创作,以生活为信仰,以音乐为伴侣,以歌唱为记录,在这个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和故事。

每一首民谣,都是时代、地域、创作者们共同创作,都是关于世界的观察、记录和表达,它穿越时光,流传下来,一代一代。每一个民谣歌者,都是行走在大地上的践行者与观察者,一把吉他,既是创作工具,亦是表达的手段,他们对所在世界的感受和表达,流传下来,就是一首首民谣。

民谣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有着某种内在的连接。至于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脉络与人文景观、时代变迁是否有某种必然的关联,“也许再过30年,当我们回过头寻找中国当下这个阶段的音乐的时候,我们要在民谣的这些人里寻找”。乐评人马世芳说。

回顾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按照年代划分,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以高晓松、老狼、小柯、沈庆等为代表的20世纪90年代的校园民谣,他们是学院派和唱片工业的精英;二是以野孩子、小河、万晓利、周云蓬为代表的城市新民谣,他们是清苦的都市异乡客;三是以宋冬野、马頔、陈鸿宇、程璧、好妹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的新民谣,他们是自由生长的新文化IP。

上世纪90年代的校园民谣是中国当代民谣历史中最具人文性的代系,以高晓松、宋柯、老狼、小柯等为创作代表,表达的是都市年轻人走出校园、走向成熟的阶段,面对城市、自我、未来发出的真诚的思索和抒情。校园民谣也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发端,只是很可惜,因为唱片工业的不健全,最早

的创作者逐渐退出。如今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比如宋柯、高晓松、小柯等都转向幕后工作,以自身的影响力带动整个音乐行业的发展。也有像老狼这样“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一边坚持走在台前,在音乐节上压轴演出,一边不断扶助新人,对音乐还怀有无限柔情和热爱。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北漂一族的酒吧赶场滋生出的另一种情怀和情感,成就了新一代民谣的面貌,以周云蓬、万晓利、小河、张佺、张玮玮、郭龙、吴吞等为代表,他们曾经是漂泊的城市波希米亚人,是酒吧浪漫年代的深情狂欢客。十年间,他们行走、创作,记录自己作为芸芸众生一员的生活与兴叹。他们每一次创作都试图推翻上一张的固有形式。他们曾在酒吧、剧场里唱歌,曾不屑于向商业系统妥协,有着独特的人文性,也逐渐成为广大音乐节上受欢迎的传奇音乐人。如今这一代系的民谣音乐人,心愿渐归平静,生活逐渐稳定,创作也变成了一种有节奏的自律,像周云蓬说的那样,“一切都是从生活出发”,像小河说的那样,“关注一些琐碎的、身边的事情,是你皮肤真的能感觉到的”。如何真诚与生活相处,是他们更为关注的主题。

2011年开始,更新的一代民谣音乐人在互联网和电视选秀时代下开始更迅速、蓬勃地成长。赵雷、宋冬野、马頔、程璧、莫西子诗、陈粒、好妹妹等一批新的更年轻的城市民谣音乐人,呈现出更崭新的面貌。他们不再悲苦纠结而是随性亲和,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恨,没那么深刻,却足够自由。比如程璧,北大的高材生加旅日的原研哉学生,用音乐表达自己对诗歌和文艺的喜爱,她传递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是一种“文艺可以更美好”的价值观,让人心生喜爱和向往;比如陈粒,她以刚烈不羁的个性,怪异的装扮言语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迅速成为一颗爆炸的“超新星”,她歌唱着不羁的性格在城市中骄傲驰骋的可能;比如马頔,是那种北京孩子的略浑略顽皮但偶尔深情。他们自由创作,音乐和现场只是他们展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部分。也许音乐只是一种工具和途径,连接着他们内心的核与整个外部的世界。如果想了解中国当代年轻人的文化面貌和时代精神,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沿着新独立民谣的兴起,去研究和了解。

“民谣经纪人”,很多时候大家都这么介绍我。从2011年到2013年,我带着周云蓬、万晓利、小河、张佺、张玮玮、郭龙、吴吞等音乐人,行走在北京、香港、台湾、上海多个地方,用“走唱”的方式丈量着这个时代的广度,并体会着当代民谣的人文厚度。在这之前,我的本职是一个文化记者,在咖啡馆采访,偶尔去看独立演出顺便写点小文章,真正投入跟这些民谣歌手并肩的工作中,远在我最初的理想之外。我毫无经验开始了这份并不能胜任的工作,比如上百上千封的沟通邮件,无数的excel表格,永远整理不完的演出素材,看演出的位子从台下变成幕后,担负起所有组成一场演出的细节……可即便如此,每当他们在舞台上歌唱世界时,我还是感觉到那种沙沙生长的感觉,就像吴吞的那首《喀什的天空》里唱的:“相信世界,会在你褪色的眼里,慢慢苏醒。”

《沙沙生长》试图记录的是中国当代民谣将近40年的发展变化以及未来,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民谣音乐人怎样用自己的风华正茂换取历史,而行走在城市中的年轻人,怎样与脚下的土地重新产生连接。这本书主题是“生长”,既是民谣音乐在中国的生长,也是我们作为听众、读者、从业人员的生长。这些与民谣相伴的日子,让我们的生活也更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浮华的颜色会随时间褪去,民谣将带我们去终将要到达的地方。

新闻推荐

综艺后浪,收割前浪的膜拜 暑期综艺热潮爆款频现 千亿资本才是最强幕后力量

2020暑期,伴随着影视产业复苏,综艺秀抢先开启了话题热潮;从《乘风破浪的姐姐》到《元气满满的哥哥》,从《乐队的夏天2》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民谣沙沙生长)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