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近日,在某名人声称“一天650元不够吃”后,有网友爆料不少艺人餐标高达每天1500-2000元。更有媒体报道,某位知名度较高的艺人餐标甚至高达一天3400元,引发网友惊呼艺人餐标“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表达了对于艺人“高餐标”的不满。
艺人的“高餐标”让人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在片酬成为艺人“咖位”象征后,餐标似乎也演化成艺人间互相攀比的指标。而其“高餐标”背后,常常面临的却是食物被浪费的现实:一些艺人工作团队为了照顾艺人,帮艺人点了高档美食饮料,而艺人为了保持身材,往往只是尝一两口,剩下的就白白浪费掉了,这无疑也与当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大环境格格不入。
追溯起来,艺人畸高的餐标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根据业内人士爆料,2017年-2018年,艺人“高餐标”才真正成为业内现象。特别是在视频行业竞争激烈的这几年,为了争夺流量明星,一些平台动辄上亿的片酬都支付了,“高餐标”自然也不在话下。如同不满意明星高片酬一样,制片人同样觉得“畸高的餐标”极不合理,但对此却束手无策。
可以说“抢艺人”是一些节目发展的需要,而“高餐标”是“抢艺人”发展下的产物。但是,当节目模式成熟之时,艺人的餐标却“低”不下去了,甚至演变成比拼“咖位”的指标。这多少显得有些荒诞。
艺人及其团队都在“吃穿用度”上追求“与众不同”,与此同时,却很少有人强调其业务能力如何出类拔萃,甚至网友在发表“演技不行、唱歌难听”之类的留言时,还可能会面临诉讼风险。这绝不是一个好风气。
本质而言,此次网友对“一天650元不够吃”及各种高餐标的讨论,背后不仅仅是网友对艺人追求奢靡导致浪费的不满,也早已透出对娱乐圈中某些艺人行事做派的不满。把对餐标高标准的追求,放在对作品质量的追求上,一个艺人的艺术生涯才可能更长久。
□韩浩月(专栏作家)
新闻推荐
2019年《陈情令》爆红,两位主演肖战、王一博一跃成为顶流艺人。《陈情令》之后,“双男主”剧集开发进入快车道,相关项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