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划分“红领网格”,延伸工作触角。按照“地域相邻、便于组织,产业集中”原则,将非公企业集聚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推进指导组划片分区、指导员下沉网格,实现党建工作指导扁平化。全市共设置镇街、园区等一级地域网格83个,二级地域网格958个,有效避免管理服务“盲区”和“真空”。
“红心惠企”优服务
党建融入惠企政策。落实各部门“管业务管党建”双重职责,组织18个市直部门出台50条党建惠企举措,明确对党建工作好的非公企业,做到同等情况下“六个优先”,即在各类考核年检时优先加分、在资金奖补时优先支持、在项目申报时优先考虑、在评优评先及政治安排时优先推荐、在教育培训上优先安排、在惠企政策出台发布时优先支持和传达。落实“1%工作法”,组织25个市直部门126名党员干部,成立提质增效、能源、用工、税费、法律等8个党建惠企服务团,提供个性化、菜单式惠企服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党建融合“四送一服”。各级领导干部突出党员身份意识和党的工作意识,在“四送一服”联系走访过程中开展“四帮四看”活动,做到与企业主谈一次心,看其是否支持党建工作,帮助企业主培养党建意识;与党组织书记谈一次话,看其履职情况,帮助指导工作方法;查看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帮助查找问题;查看党组织活动阵地,帮助提升保障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党政干部联系包保4135家“四上”、“专精特新”、重点外贸企业和503家省重点项目,办理企业反映问题286个,办结227个,有效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服务企业发展。
党建赋能惠企金融。将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各类荣誉等评先评优和金融贷款中的“评级授信”有机结合,探索形成党建引领与金融助力相互促进新机制。市扬子银行党委创新推出“红色先锋贷”金融产品,为优秀共产党员提供低利率、高额度的贷款产品。2019年至今,累计为484户优秀党员商户发放“红色先锋贷”9900万元,个体户“金农信e付”收单业务累计交易金额超过64亿元,有效解决个体户“首贷难”“融资难”问题。
“红链引领”促发展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党建+协会”“党建+联盟”“产业部门推动”“龙头企业带动”等组建模式,先后成立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党委、芜湖航空产业党委等10个战新产业集群党委,无为电线电缆、湾沚健康生活家电等10个其他产业集群党委。
把作用发挥落在产业集群。实施先锋引领“红链”、产业集结“聚链”、聚才育才“智链”、社会组织“助链”行动,在人才培育、招商引入、企业需求、社会组织服务等方面,发挥产业集群党组织桥梁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产业链创新链需求链深度融合。鸠江机器人产业联盟党委穿针引线,与哈工大、安工程等16家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合办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相关专业学科,定期向海内外发布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积极帮助本地机器人企业与省内外“双一流”高校加强对接,解决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把各类服务深入产业集群。实施集群党委“强链”、政企沟通“畅链”、线上线下“惠链”、产业招商“扩链”、金融惠企“稳链”等行动,以党组织为“通关密码”,打通政府部门、链上企业、科研机构体制壁垒,汇集部门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以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为渠道传递反馈,改变部门服务企业多头联系弊端,畅通政策传递“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的“同舟共济”。6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综述》,对芜湖市有关做法予以充分肯定。
经过多年努力,芜湖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质量不断提高,党组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的引领作用有效发挥,为芜湖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加快建设人民城市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本报通讯员
新闻推荐
招商品质成长混合(代码:A类012186,C类012187)于9月6日至9月17日在光大银行等渠道正式发行。该基金拟由招商基金医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