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一般分为起飞准备、起飞、走向成熟和大众消费时代几个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走向成熟”与“大众消费时代”的过渡阶段。起飞阶段重在原始积累和再投资,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在所难免,但这也会导致成功起飞的经济体面临贫富分化加剧的问题。此时,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经济体难以顺利迈入大众消费时代,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进行分配制度改革,以缩小收入差距,激活大众消费。从这个意义上看,推动共同富裕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诉求,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内生逻辑,其必要性和趋势性不容置疑世界正迎来新一轮共富思潮
联合早报刊文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中提出要扎实促进“共同富裕”。但配合近年国家一系列的施政,可以看出这次提出“共同富裕”将有更实在的结果。与此同时,全球最富裕的美国,近年国内对社会主义政策的呼声也愈来愈明显。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的思潮改变。
虽然过去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个别人误以为中国已经放弃了社会主义理念而全面接受西方资本主义。但事实是,中国始终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的同时,中国将社会主义发展定位于消灭绝对贫穷。邓小平当年在改革开放时提出“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到201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终于突破一万美元的标志门槛。当一部分的确已经富起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下个目标自然是收窄贫富差距缔造共同富裕的环境。
今年以来,中国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强化了追求共同富裕的节奏。例如打击平台经济垄断经济,本质上便是为了将利润从数个垄断型的大企业中解放,以惠及到小商户及广大消费者。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再次强调“共同富裕”,与这些举措互相呼应,展示出解决贫穷差距问题的决心。
与中国在价值与理念都相差甚远的美国,近年也出现了类似浪潮。奥巴马时期推出的奥巴马医保便是试图提高社会福利的尝试。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时,鼓吹左翼社会主义的民主党进步派桑德斯和沃伦便得到很多年轻选民的支持,虽然最终无缘白宫之主的位置,但4年后的大选进步派思潮更为受到广泛支持,这也使得属于民主党传统建制派的总统拜登不得不在施政中加入左翼政策。拜登推出大胆财政预算加大政府开支投放于基建、提倡加征各种富人税、强调对基层的支持等政策方向,都明显有着社会主义的倾向。他甚至被对手特朗普攻击为将社会主义带到美国。
资本主义面临重大挑战
政治学者福山在1992年出版的《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之人》中就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与新自由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发展的最终形态。然而,近年世界的左翼思潮崛起。新自由主义认为人的得失成败是自我责任,一个人能否赚钱全凭其能力所致。过去几十年资本主义走向极端化,资本任性累积加速了社会的贫富悬殊,也导致了跨代富裕和贫穷。富裕家庭为下一代提供优良的教育,这些人都赢在了起跑线上。贫穷家庭先天欠缺条件,只有很少数能向上流动。个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由其出身所决定。这使得放任资本主义的西方信仰出现瓦解。
放任式极端资本主义无疑出现了一系列的内生问题,怎么解决?中国的探索和实践也许会为世界贡献新的智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潮流
第一财经发表薛洪言的文章说,近几年,很多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工资性收入,“副业”“斜杠青年”等成为网红概念。微观层面看,财产性收入能有效提升个人收入的稳定性;宏观层面看,财产性收入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抓手。
一般来说,居民财产性收入主要包括利息、分红、租金、资本利得(出售股票、债券或不动产等资本性项目取得的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后的余额)、专利收入等。研究表明,低收入者与中等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取决于工资收入,中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的差距主要源于财产性收入。工资收入是以个人劳动参与价值分配,而财产收入则依靠资本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个人劳动时间有限,且劳动能力会因年龄而退化、因技术进步而过时,存在明显的天花板;而资本可以不眠不休,且充分享受技术进步的助力,理论上具有无限空间。某种意义上,让工资收入去追赶财产收入,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只有让更多的中低收入者拥有财产性收入,才能有效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公平分配。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关键是赋予低收入者拥有财产的权利和机会。对广大农民群体来讲,重在盘活宅基地和承包耕地的财产权利。如在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推动承包经营权转让,让农民获得稳定的财产性收入;同时,继续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乡村产业,让农民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对广大工薪阶层而言,一方面可从日益普遍的员工持股计划中受益,另一方面需培养理财意识,从过度依赖存款和固收理财向增配股权的方向转变。在这个意义上,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持续吸引居民储蓄转移,对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以上种种,都任重道远。
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中,将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分为起飞准备、起飞、走向成熟和大众消费时代几个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走向成熟”与“大众消费时代”的过渡阶段。起飞阶段重在原始积累和再投资,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是必要条件,但这也会导致成功起飞的经济体通常面临贫富分化加剧的问题。此时,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经济体难以顺利迈入大众消费时代,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进行分配制度改革,以缩小收入差距,激活大众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动共同富裕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诉求,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内生逻辑,其必要性和趋势性不容置疑。从这个视角看房住不炒、房产税、财产性收入甚至互联网平台企业反垄断,都不难产生新的体会和认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潮流。唯有看清方向、顺势而为,才能与潮流为伍,事半功倍。
新闻推荐
向着现代农业的方向 20届长春农博会见证黑土地农业变迁2021年09月08日A08版文章字数:1604朗读:
新华社记者薛钦峰徐子恒正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上,设施装备展览、品牌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