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财经 > 正文

增量资金来了 建仓为何另辟蹊径

来源:金融投资报 2021-09-11 01:00   https://www.yybnet.net/

■ 刘柯

最近股市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北京证券交易所宣布成立,A股连续30多个交易日成交过万亿等引人注目。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结构将更趋于合理,对外开放的步伐会不断加快,投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

场外资金正源源不断进入A股,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连续30多个交易日成交过万亿,这显然不只是存量资金在折腾。其实也没必要去猜是哪路资金进入了A股,7月末M2(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超过230万亿元,M1(狭义货币)余额超过62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超过225万亿元,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特别是楼市资金和理财资金,都可能成为权益类资产投资的强力后备军。

而最近市场出现的一些新变化,也印证了新增资金开始入市,建仓特点显现出明显的“避高就低”特征。

我们看到,虽然目前成交量起来了,但持续大涨的并不是此前的赛道股,也不是什么大消费板块,反而今年上涨幅度很大的题材股纷纷大跌,大消费也在中报业绩不理想的影响下走势低迷。我们知道,每年9、10月份都是题材股炒作的黄金时期,但进入9月份以后,题材股的炒作并不火热,部分低价低估值的蓝筹和周期股走势相当活跃,即便是题材股也是底部区域的小市值科技股在接棒炒作。究其原因,是增量资金不愿意去给涨幅高达几倍、上十倍的大牛股抬轿子,于是出现了“削峰填谷”、“避高就低”的情况,涨幅过大的大牛股歇歇脚,资金溢出;低估值蓝筹和小市值科技股企稳回升。对于新增资金来说,要么选择低估值低价格的银行、基建等核心蓝筹,要么在火爆优质赛道里选择低价底部小市值公司。

从第一个选择上看,部分银行理财资金和房地产市场溢出资金进入A股,首先还是要选择安全性,银行股顺理成章成为首选。尽管宏观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但银行股今年上半年的表现还是让人眼前一亮,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这样的国有大行业绩增速都在10%左右,招商、兴业、平安、宁波银行等优质股份制银行的业绩增速都超过20%。 (紧转5版)

新闻推荐

理财市场马太效应凸显 非持牌机构或将出局

近日,关于“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或不能新增理财投资”的消息牵动了众多城商行、农商行理财业务人员的神经,这将预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增量资金来了 建仓为何另辟蹊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