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财经 > 正文

捂好“钱袋子”,守好辛苦钱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21-09-18 02:00   https://www.yybnet.net/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晓林整理

近日,电信诈骗形式不断翻新,居民朋友一定要通过典型案例,提防骗术升级,捂好“钱袋子”,守好辛苦钱。

近日,家住厦门的市民张先生接到一通170开头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支付宝客服,称张先生的支付宝账号是学生时代申请的,当时还使用过“花呗”“借呗”等借款功能,而张先生现在已经成年了,根据国家最新政策,张先生的支付宝账号存在安全隐患与信用风险,必须配合“客服”的要求进行操作,否则会影响到个人的征信,甚至会影响到张先生子女之后的就学等。

一开始,张先生并不相信对方的说法,可之后在QQ邮箱中查看到了对方发来的“银监会证明材料”“支付宝客服工作证”“对接银行账户”等图片后,张先生赶紧配合对方进行“操作”。

在客服的“指导”下,张先生将自己在四个平台借到的85000元依次转到了对方指定的账号中。可张先生等到当天下午还是没等到借款回到自己的支付宝账号,当他回拨“支付宝客服”电话,却发现联系不上了,他立马与支付宝官方客服核实,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张先生遭遇的是“注销校园贷”骗术升级版。如今,注销校园贷的诈骗手法被翻新成注销支付宝学生账户。升级版骗局主要有以下两个“新套路”:

1、骗子自称“支付宝客服”,一开始准确报出受害者个人信息,而且这些受害者确实都使用过支付宝中的“花呗”“借呗”等借款功能;

2、骗子为了骗取更多钱款,会诱导受害者在转完“花呗”“借呗”的额度之后,再到指定正规贷款平台注册并贷款,之后再发送事先制作好的虚假“平台对接账户”,要求受害者向指定账户转账汇款。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人,这些瞄准青年人群体的诈骗手法,都是利用受害者担心个人征信受到不良影响的紧张心理,诱骗用户在相关平台进行贷款操作,最终再以“归还额度”为由,要求用户进行转账操作。支付宝都是通过身份证实名认证,不存在学生账户改为工作账户的情况。

新闻推荐

社会扫描 监管重拳出击 未成年玩家“被动撤出”网络游戏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提出,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捂好“钱袋子”,守好辛苦钱)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