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孩政策落地,母婴消费行业迎来利好预期。但是,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母婴零售企业爱婴室,却在三季报遭遇增收不增利。在这背后,该行业正进入存量竞争期。
门店接近300家
三季度出现亏损
10月25日晚,爱婴室公布的三季报显示,遭遇增收不增利。
今年1-9月,爱婴室实现营收16.54亿元,同比增长2.71%;净利润3364.91万元,同比下降47.51%;扣非净利润433.47万元,同比下降88.96%。
第三季度业绩不佳,是拖累爱婴室财报的主要原因。今年上半年,爱婴室营收、净利润还都实现增长。但在第三季度里,爱婴室的营收同比下降0.41%,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下降165.84%、370.6%。这三个月时间里,爱婴室亏损了1316.85万元。
爱婴室主要从事母婴商品的销售及相关服务,是国内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母婴零售类企业。除了电商渠道,其最主要经营方式是直营门店。据经营数据公告显示,爱婴室在全国新开28家门店,关店20家。截至三季度末,爱婴室一共有298家门店。
分经营业态来看,今年以来,爱婴室门店销售、其他业务收入的毛利率分别下降0.84个百分点、0.01个百分点;电子商务、批发和婴儿抚触等服务毛利率则有上升。
三孩政策落地
母婴消费行业却存量竞争
今年,三孩政策落地,生育需求预计进一步释放。但是,母婴零售行业却进入存量竞争期。
行业预测,光是2021年一年,全国母婴相关企业的注册量就有望超过100万家。而在母婴零售行业内,除了爱婴室,规模较大的品牌还有乐友、孩子王等。
10月14日,孩子王在创业板上市,经历首日大涨后,股价出现震荡。不过,目前孩子王的市值仍超过200亿元,差不多是爱婴室的7倍多。
孩子王更高市值,一方面因新股上市,另一方面其营收和利润规模要高于爱婴室。
不过,二者主业所在的母婴商品,毛利率都不算高,基本在20%-30%左右。
华泰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毛利表现一般,意味着弥补期限费用和盈利水平都会受到影响。此外,就母婴零售行业本身来看,可能需要关注这两方面问题:一是近几年生育率下降,传统母婴店获客难度上升;二是连锁品牌持续扩张,将会面临市场培育期长短差异、物流配送、房产租赁等诸多不确定问题带来的未知风险。
加紧扩张
爱婴室计划收购贝贝熊
如今的大型购物中心,必定会招入一家或几家母婴店业态,除了销售奶粉、尿不湿等,还会售卖服装、玩具等。有的还配置儿童乐园等设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游乐场所。这种一站式购物加会员服务,已成为当前母婴零售市场经营的主流趋势。
所以,尽管各连锁品牌都在开拓电商,但线下门店仍是他们倚重的主要销售方式。
面对行业存量竞争的现状,各品牌持续加紧扩张。
比如,新近上市的孩子王,就计划未来3年利用本次募资在全国22个省(市)新建门店300家,从而进一步完善零售终端网络布局。
爱婴室则计划收购贝贝熊的100%股权。近日,该收购事项已经反垄断申报通过,相关交割及工商变更事宜正在推进中。
一位投行人士认为,在国家积极推进促进生育环境下,母婴零售行业是符合政策方向的行业。连锁品牌的扩张无可厚非。但需注意的是,品牌并购后,业务整合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可能会存在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风险,资源整合是否能达预期也将受到考验。华商报记者 李程
新闻推荐
10月15日晚,某直播平台,推荐页上展示着一张大尺度的直播间封面图。记者点击进入这个名为“戴上耳机”的直播间看到,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