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上升,这需要政策面精准发力以及金融机构积极作为,疏通金融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实现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去年6月,人民银行创设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鼓励地方法人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和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一年多来,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帮助许多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中小微企业融资继续呈现“量增、面扩、价降”的态势,企业融资便利性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到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4%,比各项贷款的增速高15.5个百分点。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了4092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同比增长30.8%。9月份,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是4.89%,比上年12月下降了0.19个百分点。
疫情之下,中小微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贷款展期是其最迫切、最核心的诉求。在去年2月已出台中小微企业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基础上,去年6月,人民银行出台了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中小微企业贷款期限最长可延至2021年3月底,对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并给予地方法人银行延期贷款本金的1%作为激励。
今年4月,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发布通知,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对于2021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到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包括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由企业和银行自主协商确定,继续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
借助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人民银行各地分支机构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授信条件的中小微企业,通过贷款展期、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为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数据显示,从去年到今年9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对13.5万亿元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其中支持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11.1万亿元。
信用贷款难以获得,一直是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一大痛点。受信息不对称以及中小微企业主要从事轻资产的服务行业等影响,抵押难也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长期面临的突出问题。但从商业银行视角来看,给中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风险较大。
为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更多发放信用贷款,人民银行去年6月出台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通过再贷款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激励增加信用贷款投放。今年4月,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宣布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对于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人民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继续给予优惠资金支持,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支持。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佩珈表示,该政策切实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中小微市场主体渡过难关,促进就业基本稳定。
各地金融机构结合该政策,推动信用贷款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持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数据显示,去年到今年9月末,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累计发放8.6万亿元。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中信用贷款的占比为17.4%,比上年末高两个百分点。
据《金融时报》
新闻推荐
早报10月26日讯2021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于10月26日至27日在青岛举办,大会以“数智融通四新聚势”为主题,工业互联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