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一度呈现单边下跌态势,除了新能源略为强势以外,各个赛道的热点几近全军覆没。不少私募人士认为,随着三季报公布完毕,A股将迎来阶段性休整行情,11月依旧值得期待。
陈远壁 (知名私募人士):
先求稳 再等吃肉行情
大盘在60日线附近经过9个交易日的弱反弹后本周又创出了阶段性新低,周五反弹的力度虽不错,但那只是连续大跌后的技术性反弹而非反转。既然有新低,那就是破位下跌,而后的反弹只能当技术性修复看待。下周初再经过短暂的弱反弹后还有可能再度展开调整,但是这次调整可能就是黎明前的黑暗了。故而短线的反弹勿当真,真正的机会在后头,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最好是再耐心等待一些时间,预计大概还需要一两周的时间会有个比较好操作的吃肉行情。当前即使参与也只能采取游击战,精选快速轮动的热点个股快进快出,没有明确的把握时就多点耐心等待,求稳是前提。
最近市场的下跌是一个个股明显弱于指数的局面,要分析市场就得多从热点个股入手,什么时候持续的热点赚钱效应回归了,那就是真正的反弹时刻来了。至于指数稍作参考就是。其实自从上两个星期市场弱反弹以来,两市多数时候上涨个股只有三成,然而你去看指数的话大盘只是跌回了弱反弹前,而创业板指更是没跌,那在于宁德时代等少数权重掩盖了个股惨跌一片的现实。
这次下跌并无明显的利空,相反外资还在持续的大买。除了市场本身的积弱外,主要是受了期货市场及新股连续破发的情绪传导,市场要止跌企稳就得依赖于他们的恐慌情绪止住。煤炭等商品期货的腰斩不多说,不管之前多牛逼,一纸令下那都不是事,在A股也只有时刻敬畏市场才能生存。中自科技上市首日即破发,随后这一个多星期几乎每天都有破发的新股,由此引发了新股及次新的恐慌效应。新股的破发本是市场博弈的结果,从不破发才不正常,但破发了又将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对市场情绪的冲击,这几天最极端的情绪就源于上市新股,以前的多个破发新股那是熊市的事。另外,如今是市值配售,打新亏钱后资金配市值的信心也就没了。大体而言,新股破发的情绪可以作为市场情绪的一个参考指标,没人救场的话容易出现恶性循环,只要新股破发潮在继续,市场大概率难企稳。这里并不是让大家去炒新,新股真正的机会在于筹码沉淀后的价值博弈而非刚上市时的纯情绪博弈。
另外,市场的下跌也源于热点轮动一圈后再转向了轮跌。始于10月13日的弱反弹就一直没有新热点出现,也没有持续的领涨主线,有的只是一天几个热点的快速轮动。相比较而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化工、锂电这三大热点的活跃度更高,也是经过它们的轮番补跌后周五才迎来了反弹。周五早盘新能源因为补跌而成为了最弱的一块,然而午后却立马被拉起来了,那是有点急躁的表现,即调整时间还不充分就开启了修复,如此下来持续性也会打折扣。后市笔者是重点看好新能源,尤其是后市市场真正好转时,新能源这块不可或缺。周五则属于跟随市场的被动修复,那反而会延缓市场的企稳时间,假设周五补跌而使得市场出现了恐慌性杀跌情绪而非反弹,那市场哪怕是晚一点反弹的话其效果也会好很多。还未跌到位,还未杀出恐慌情绪来就开启了反弹,那样的反弹注定会是短暂的。
暂且就不当持续的反弹行情看待,不管是指数还是热点都会有曲折反复。暂且也不想什么重磅新热点崛起的问题,即使有新热点也是走过场的角色。因为市场流行的是趋势性热点的反复,纯情绪博弈那套左右市场的生态早就不在了。对于下周行情的定调就是短暂的反弹后再调整,看大势很难赚钱,能赚钱的得是强于大势且独立性强的票。侧重点就在于新能源方向局部反复的行情,板块可能每天都有些活跃度但上涨的个股未必有持续性。综上所述,暂且还不指望大规模的行情,这里多些时间分化调整,才有后阶段更大范围的机会。
趋势巡航 (知名私募人士):
反弹出现 有量才有持续性
周五下午大盘延续上午的反弹,两市稳步上行,沪市最终以大涨25个点报收。盘面上,两市个股普涨,航空、食品饮料、互联网、半导体、船舶、医疗保健、运输服务等板块涨幅靠前;有机硅、工业气体、租赁同权、绿色电力等少数几个板块下跌,两市近百只个股涨停,近20只个股跌停,创业板大涨超过2%,走势强于主板。
周五早盘我们分析说,“今天大盘在外围股市上涨以及蓝筹股业绩利好拉升的情况下,大盘会有反弹,反弹的高点看3535点到3550点之间,随后大盘还有向下跌破3509点,大盘形成60分钟图底背离才能出现更大级别的反弹”。结果早盘大盘快速冲高,最高上攻到3527点附近,随后因为房地产和保险板块大跌带动大盘跌破3509点,大盘最低回踩到3502点附近,随后60分钟图出现底背离,大盘开始了更大级别的反弹。
周五市场出现了几个好现象:一是外资大幅流入;二是大盘虽然下跌,但两市个股普涨;三是大盘60分钟图已经出现了底背离。市场走势最好的是科技股、网络游戏、元宇宙、芯片等,这些板块主要是前期调整比较充分,短期三季报即将告一段落,所以场外的资金入场抢筹这些低估的科技成长股。下周这些没有上涨的科技成长股应该都有机会。大家手中近期跌幅较大,在底部没有反弹的个股,建议持股等反弹。
技术上,大盘三连阴以后,今天出现反弹,但反弹没有量能,下周就要关注大盘反弹的量能,如果下周一大盘反弹还是没有放量,那就说明大盘反弹高度有限,高点看60日线3570点附近,反弹的时间按照60分钟底背离一般是反弹2-3天,周五是第一天。
另外,11月4日美国还有一个议息会议,这次议息大概率就是货币收紧。如果真的有货币收紧的预期,那就是美股还有回调,A股大概率跟随回调。这个时间点正好与A股反弹2到3天以后回调吻合。所以,届时大家要注意风险,防止大盘出现二次探底。
玉名 (知名私募人士):
三季报收官 11 月开门红可期
周 五 早 盘 指 数 在 考 验3500-3530 点区间,企稳比较明显,因此这一区间还是得到了市场检验。季报收官相关抛售到了尾声。中国平安、万科等保险、地产行业继续低迷,但中信证券、东方财富为首的券商活跃,形成了一个反差。白酒板块整体较为沉寂,而食品板块有一个明显的反弹,显然消费板块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强势的品种来自于医疗板块,迈瑞医疗、爱尔眼科等纷纷走强,也形成了一个相对明显的底部区间。此外,半导体板块也是前期调整后群体活跃的。这两个都是经历过调整后,重新反弹的行业。
周期股方面,近期硅铁期货、甲醇、动力煤、焦煤、焦炭等商品期货多次全线跌停,其中动力煤短短8个交易日跌幅已近50%,这么大的跌幅肯定会影响现货的走势,因此,之前提醒“游资在周期股大进大出,制造陷阱,投资者千万不要站在危墙之下”的判断应验了,近期规避这个因素,基本上就规避了大的风险。本周是三季报的最后披露期,几乎是每天数百只季报,地雷和超预期都有,所以资金也是谨慎,而下周这个因素就结束了,不少资金都在等待这个未知因素过去,加上指数进入支撑区间,因此11月开门红还是可期的。
我们会有“反智商”的感觉,核心还是说市场的一些误读因素,让真正的机会埋没了,而我们要是能慧眼识珠,找到这些机会,就会有非常好的利润。趋势马上切换是股民的想法,并不是实际,不能够说和自己想的不同,就通通地说“反智商”,这种习惯养成了,容易让我们习惯性地推卸责任,那样往往会错过机会。投资者先从基本面和行业因素,懂得了拐点,但市场拐点是滞后的,时间差中也有利润,甚至相当可观,但此时是理性坚持,还是随性去跟市场?这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因此,碰到市场“异常”,先冷静下来,去找出和自己思维中的差距,忽略的因素,都填补上,然后思考哪些是市场短期因素,哪些才是本质。博弈个股,先了解该股所在的大行业如何,是景气周期,还是衰退周期。然后思考所在的子行业,处于反弹,还是下跌趋势?最后,了解个股的主营产品是什么,在行业的地位,未来可发展的空间,以及如今股价的位置,制定策略(是否等待小平台,反弹通道下轨,箱体等因素),这样一步步完成。
黄智华 (知名私募人士):
市场推进“新能源”绿色主线
近期市场略缩量整理,金融、钢铁、煤炭等板块走软,而绿色电力、风电、光伏、储能等板块走强。本周五,啤酒、元宇宙、芯片、半导体等概念股居涨幅前列。受三季业绩公布影响,部分业绩表现突出的品种表现强势,尤其有产品提价预期的品种受市场追捧。
受煤炭和部分高耗能行业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9月CPI与PPI“剪刀差”达到10个百分点,工业领域通胀压力加大。政策上对煤炭价格进行干预,利好部分中下游制造业,近日碳中和龙头板块指数、新能源车板块指数再创新高,显示市场反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新能源、绿色发展、主线。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没有改变,经济恢复的韧性和内生动能依然强劲。
近日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中,煤炭消费增长得到严格控制,推动有色金属、钢铁、建材和石化化工四大行业碳达峰,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将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将给相关行业带来持续高景气发展机会,而部分行业在碳达峰行动过程中,内部优胜劣汰也存在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发展机会。“新能源+储能”、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等新动能概念可望成为股市今后长时间的挖掘和推进主线。
截至三季度末,宁德时代超越贵州茅台,首次成为公募基金头号重仓股。从过去几年基金重仓股的变动情况看,2019年二季度,贵州茅台超越中国平安,成为公募基金头号重仓股,并在此后两年牢牢占据基金第一大重仓股的“宝座”。
从市场走势看,10月以来市场成交量有所缩小,与国庆节前连续较大的成交形成鲜明对比,银行、保险、地产等权重股仍处低位蓄势中。本周五沪指跌至年线一带形成支撑反弹,同时也是今年1月以来主要运行区域即3500-3630点箱体下边处,阶段上,估计沪指仍维持该箱体蓄势整理格局,未来或等待明年1月至2月时窗转折点。从历史走势看,市场在大多数年份的1月至2月时窗形成一波涨势的启动点,特别是经过之前半年时间整理后。
新闻推荐
事件:假冒“三甲医院”等名义、虚构案例鼓吹疗效、用“软文”制造虚假评价……10月2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曝光10起近期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