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财经 > 正文

商务部“鼓励家庭储备生活必需品”?实为正常保供 不必过度解读

来源:成都商报 2021-11-03 02:40   https://www.yybnet.net/

由于疫情反复、水灾影响推高蔬菜价格等原因,商务部有必要格外强调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商务部: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当这样一个报道标题传出,顿时刷屏,引发诸多联想讨论,翌日(11月2日)金融市场行情随之带动,农产品概念股集体拉升,金健米业、宏辉果蔬快速封涨停板,亚盛集团、京粮控股、北大荒、苏垦农发、荃银高科、隆平高科等冲高。但寻根溯源,该标题属于“标题党”,过度解读更为不宜。

其实,这篇报道讲的是商务部印发的一份文件,标题为《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内容并非专门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而是在市场波动与疫情反复环境下部署蔬菜、肉类等重点生活必需品的保供稳价工作,内容包括: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完善省际间和本地区联保联供机制;加强市场运行监测,每日跟踪蔬菜、肉类等重点生活必需品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及时预测,及早预警;支持鼓励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蔬菜、粮油、畜禽养殖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签订长期供销协议……

而“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只是文中的一句话而已。只要通读全文,不难明白,这不过是主管部门一份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工作文件,目标是保障民生,稳定市场,与每年都要发文部署的保障冬季供暖等工作没有任何区别,与其他局势亦无关系。

在商务部网站上,这篇新闻原稿由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标题为“商务部部署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相关媒体在转载时,把标题改成“商务部: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正文一字不改,上网之后顿时大火。读者倘若真信了那些过度解读,并据此行动操作,那就有点荒唐了。

商务部为什么要发布这样一份通知?事实上,由秋入冬之际,本就是我国居民家庭传统上储备生活必需品的时间,以前北方居民家庭冬储大白菜动辄数百斤,以至于成为地方特色“景观”,也是北方各地政府相关部门每年冬季保障民生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前,由于疫情反复、水灾影响推高蔬菜价格等原因,商务部有必要格外强调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首先是10月中下旬以来国内疫情出现波动。由于冬春季节是呼吸道疾病易发高发时段,有利新冠肺炎病毒传播,我们更不能对当前的防疫工作掉以轻心。就居民个人和家庭而言,防患未然,储存适当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是理性选择。政府对此加以鼓励,理所当然。

其次是夏季北方雨灾打击蔬菜主产区等原因,10月份以来全国各地蔬菜价格明显上涨,以至于许多地方出现了“菜比肉贵”的现象,对居民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而通常冬季又是蔬菜生产淡季,入冬后蔬菜市场品种减少,价格上涨。水灾后遗症与换季影响叠加,有可能加剧蔬菜市场的波动,放大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商务部发文要求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其中包括鼓励居民家庭按需储存生活必需品,更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何必过度解读,以至于杯弓蛇影呢?

作者 梅新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新闻推荐

如何提升“财商”避开“套路”?年轻人,请收下这份指南

如何提升“财商”避开“套路”?年轻人,请收下这份指南“借贷消费”“只赚快钱”“一夜暴富”……一些年轻人因为这些消费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商务部“鼓励家庭储备生活必需品”?实为正常保供 不必过度解读)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