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贺 成
随着今年“双十一”的开启,快递隐私安全问题再度被关注。日前,宁波警方公布了一起案件,涉案人应聘快递员身份,以进入公司偷拍快递面单照片,汇总整理后在网上倒卖。有网友提出隐私面单能解决快递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真的有这么简单吗?(11月2日《北京青年报》)
为了保护用户隐私,快递行业在几年前就已经推出了隐私面单。其中,用户的名字和部分手机号码会以*代替。一些快递公司则在面单上省去了寄件人的信息。这些办法减少了因快递面单被泄露导致的隐私泄露。虽然电话等关键信息被隐去,但这种面单没有影响快递员投递,他们会通过手中App的相关功能直接联系用户。
看似是双方得利的事,但由于快递企业前期投入不足、快递员操作习惯、用户自身意识等多种因素,在实际操作中,隐私面单非常少见。另外,一旦中间再出现驿站、传达室等第三方介入,以及一些不法分子混入快递行业,或者快递员在利益驱使下监守自盗,隐私面单也就谈不上隐私了。
所以,对保护个人信息而言,隐私面单有作用,但作用有限,需要在继续推广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用户的引导,培养起自觉使用的习惯。同时,应从完善制度设计层面,出台更多细则措施,督促快递公司进一步规范和优化自身管理。
尤其是一些不法分子混入快递公司,盗取用户信息并进行贩卖,形成了灰色的产业链,对此相关执法部门更是要加大打击力度和防范措施,不断提高违法犯罪的成本,形成强大的惩戒威慑,使之不敢为;不断把工作关口前移,把监管执法贯穿到信息盗取、交易的各个环节,使之不能为。《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正式施行,让法律法规从纸上走入现实,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让“隐私面单”滴水不漏,快递用户的个人信息才能获得安全的安放之处。
新闻推荐
【基金经理手记】农银汇理基金专栏农银金汇债券A/C基金经理马逸钧在构建投资组合时,投资经理往往倾向于对未来一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