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1月9日电新品刚上进博会,下一秒直播间里领回家,甚至有展品在预展中就已被中国买家收入囊中。有展商笑着说,好东西来了进博会“待都待不住”。
在第四届进博会上,从“展品”到“商品”再到“爆品”的变身,时时刻刻在发生;而从展品之变到理念之变,更个性化、更绿色、更注重品质,又折射着中国消费升级的新趋势。
粉色的电脑外壳、亮橙色的智能音箱、汽车前大灯灯罩……这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展品却在科思创的展台上摆在了一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品类各异的终端消费品有着同样的材料源头——厨余用油等生物废弃物、废水桶等消费回收材料。今年的消费品展区,变废为宝的故事四处上演,低碳、环保、绿色成为热门关键词。
从服饰到日化再到奢侈品,“低碳”“零碳”“可持续”几乎是每个展商都必谈的主题。“你看这个蓝色圆片拼成的手提袋,它的原材料就是海飞丝洗发水的空瓶,好多观众都以为它是艺术品呢。”宝洁展台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市场渗透率极高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他们也在积极引导消费者在环保上不断进步。
“我们可以感知中国消费者开始越来越重视商品的环境价值,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更环保、更可持续的产品买单。”在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有嘉宾如是说。
花王集团在进博会展台中就特别设置了一个“未来生态”板块,展示了其“2040年达到零‘排放’,2050年实现负‘排放’”的“脱碳”目标。从一瓶洗涤剂的瓶体如何不断薄化,再到替换装的采用如何提升,甚至怎样设置洗衣液的消泡速度,如何让消费者少用水的同时还能洗得干净。越来越多的消费品企业正在探索,减“塑”、减碳的趋势之下,如何重塑一个绿色低碳的产业链,如何重塑消费者的环保习惯。
新闻推荐
朱家桂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执行总裁兼大营运中心总经理王宁居然之家执行总裁从街边店铺“散养”到规模化系统经营,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