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德耀中华】杨孟飞:愿得此身长报国 直上九霄揽日月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21-08-30 02:23   https://www.yybnet.net/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是航天人杨孟飞的坚定选择。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空间技术领域专家、博士生导师,杨孟飞把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人生追求的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30多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航天沃土上。

1982年,年仅20岁的杨孟飞大学毕业。彼时,美苏在空间探索方面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相较之下,我国虽然已经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但是在空间科学领域与美苏相比差距还很大。“如果能够将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空间探索中去,将自身所学知识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这样的人生才更加有意义。”于是,杨孟飞下决心考研,顺利考入隶属于五院的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学习空间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从此迈进航天的大门。

在此后的岁月中,他屡次提出创造性方案,解决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诸多难题,从星载计算机研究室一名研究人员逐渐成长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副院长,并被增选为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作为一名专业技术扎实、善于攻关的控制计算机专家, 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领军人才之一,杨孟飞有着鲜明的科学家性格,既低调务实,又敢为人先。

太空探索是国际科技尖端领域,每攻克一个难题都是一次跨越式的挑战。1992年夏天,杨孟飞第一次到发射场执行任务,为了提高返回式卫星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他创造性提出“三机冗余TMR/S可变结构高可靠控制计算机容错方案”,确保了卫星成功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这套系统后来在神舟飞船的发射中再建奇功,确保了飞船在太空自在遨游,顺利返航。

2011年,探月三期工程正式立项,任务目标是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时任五院副院长的杨孟飞,决定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担任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从此,十年如一日扎根科研一线,带领深空探测研制团队潜心研制,只为圆满完成嫦娥五号任务。

嫦娥五号是我国迄今为止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要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携带样品高速再入返回地球等一系列壮举。研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突破这些首创性技术,杨孟飞院士经常通宵达旦,不断提出完善方案,解决任何可能存在的瑕疵。他对每个环节的质量都要求极高,“技术要吃透见底、产品要见底、过程要受控见底”,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总是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逼着研制人员把问题想透彻,做到真正可信。以至于在嫦娥团队中流传着一句笑谈,如果谁能够经得住“七个为什么”的“灵魂”盘问,那就过关了。

正是他这种追求完美,要做就做最好的“见底”精神,确保嫦娥五号按节点完成了研制工作。

受发射推迟的影响,已经准备出厂的嫦娥五号又要进行长期贮存。这是从未遇到过的特殊情况。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杨孟飞带领团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想,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抠,逐步探索出一整套贮存、测试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确保了嫦娥五号在经历长达3年多的贮存期后依然能够完美飞行,也为后续再遇到类似情况提供了科学参考。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成功。这是人类探月历史60年来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创举,也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月壤。

作为探测器系统整个任务的负责人核心之一,杨孟飞院士保持着一贯的低调,他的目光早已聚焦到下一次重大宇航任务上。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面对浩瀚宇宙,他说:“我还有更多的目标要去实现!”

新闻推荐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电动车可探索自行车化路线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和他骑行所使用的助力自行车。本版图片/受访者供图日前,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交通研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德耀中华】杨孟飞:愿得此身长报国 直上九霄揽日月)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