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一轮降水过程正在全国进行。今年气候背景是否异常?气候变暖是否是强降水的原因?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报告中,温度无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整个21世纪,沿海地区的海平面将持续上升,这将导致低洼地区发生更频繁和更严重的沿海洪水,并将导致海岸受到侵蚀。以前百年一遇的极端海平面事件,到本世纪末可能每年都会发生。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翟盘茂说。
未来我国东部是极端降雨高危险区
普通公众关心的是,气候变暖对中国的影响如何?
“总体上看,气候变暖对中国带来的影响有不同的层次。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宋善允说,首先,极端事件、极端灾害增加。前不久发生的河南极端强降水事件非常少见,日降水量、小时降水量和持续降水都破了历史纪录。极端天气、极端事件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其次,冰川萎缩、冻土消融等生态系统的退化。生态系统破坏到一定程度,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社会的布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就区域而言,预测人口和经济聚集的中国东部(从东北到华南)是极端降雨的高危险区,将承受更高的气候风险。
此外,中部(从华北到华南以及西北部)是高温热浪的高危险区;华北、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东部、西北和西南地区是干旱的高危险地区;华南西南、长江中下游、西北绿洲是粮食生产的高风险区域。 “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持续增暖的气候会进一步相互作用,带来更加显著的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说,比如城市化会增加城市或下游地区强降水及由此产生的径流强度,带来城市内涝。对沿海城市,极端降雨与更频繁的极端海平面事件复合,将加大洪水发生的可能性等。
人类对气候系统影响非常明确
“几十年来一直很明确的是,地球的气候一直在发生变化,而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也是非常明确的。 ”翟盘茂说。
巢清也表示,毋庸置疑的是人类活动已经引起了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变暖。 2011-2020年全球地表温度比工业革命时期上升了1.09℃,其中约1.07℃的增温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只有采取强有力的减排措施,在2050年前后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情景下,温升有可能低于1.6℃。 “稳定气候需要大力、快速和持续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达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减少其他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排放,特别是甲烷,对健康和气候都有益处。 ”翟盘茂说。付丽丽
新闻推荐
同心掬得满庭芳 探寻内蒙古民族团结的“密码”2021年08月30日A08版文章字数:1293朗读:
新华社记者勿日汗于嘉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哈日根图嘎查,82岁的蒙古族牧民斯仁塔日娃5年前脱贫后,开始帮助同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