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保障快递员合法权益有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消费质量报舆情监测中心利用专业技术手段,通过对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单位网站和微博的观察,以及对各大社交网站、论坛的监测,依据事件新闻转载量、微博微信转发和评论数等数据,监测出一周以来关注度较高的质量热点事件。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
记者王钰
相关搜素
截至9月2日17:00,搜索关键词“快递派费上调”,百度找到相关结果约8590万个,找到相关资讯约1.92万篇;新浪微博找到相关结果约2.2万个;腾讯微信找到相关文章约1000条结果。
舆情回顾
快递行业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便利,但快递员给人们的印象又往往“赚的都是辛苦钱”。
“平时的收入,还要跟快递驿站和快递柜分成,而这次派费上涨是实打实地可以自己收入囊中了”,快递小哥陈义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平均每天派件260票左右,他每个月的收入将上涨七八百元。
日前,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多家快递企业纷纷发布了《全网派费调整通知》,宣布从9月1日起全网派费将上调0.1元/票,用以“补贴”快递员的收入。按照快递员人均每天派件200件计算,有望为快递员每月增加约500元的收入。
舆情背景
“派费”即“派件费”,是快递员把快递从网点送到消费者手中所获得的收入。
8月27日,“四通一达”之一的中通快递率先在内网发布公告,自9月1日起,全网末端派费将上涨0.1元每票。
8月28日,圆通快递、申通快递、韵达快递以及极兔速递等大型快递公司也迅速跟上,纷纷宣布将派费上调0.1元/票。
据报道,在快递价格战的影响下,近年来快递平均单价持续下降,从2012年最高的18.5元一路下降到了2020年的10.6元,8年时间价格下降了42.7%;快递员的收入也是越来越低,超五成快递员月收入不足5000元,月收入超1万元的仅占1.3%。
《2020年全国快递员基层从业现状及从业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超5成快递员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仅占1.3%。此外,较低覆盖范围的社会保险、较高风险的生产作业环境,仍是困扰快递员群体的“痛点”。
今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93.9亿件,同比增长45.8%。把这些包裹送进千家万户的正是400多万名快递小哥。
今年7月,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的工作意见》,指出要进一步落实国家邮政局关于做好快递员权益保障工作的具体部署,切实提升快递员合法权益。而针对一些大件快递的派送,快递公司也分别做了不同的调整。其中就提出了“督促企业保持合理末端派费水平,保证末端投递基本支出,保障快递员基本劳动所得”等政策措施。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负责人8月30日表示,保障快递员合法权益、上调派费,将有助于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将法律法规政策的有关要求落到实处。”
网友声音
@睡在屋顶的小白:快递员辛苦,可以理解,建议快递下单,送货上门服务费一个价,驿站自提一个价,这样是不是会满足多元化需求?
@好吃的怪味胡豆:互相理解吧,希望羊毛不要出在羊身上。
各界声音
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快递企业多年来的竞争手段多为价格战,以低价角逐同质化的市场份额,价格战传递到供应链末端,使快递员贡献与所得严重不匹配,一些快递公司派费已经下降到不足1元/票。
南京市快递协会秘书长王湖云:快递员的担心可以理解。加盟制的快递公司,往往对快递员采取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以罚代管。一线快递员作为快递末端,承担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待遇和权益保障亟需得到改善。
舆情分析
快递巨头为何纷纷加入派费调价队伍?
一方面,价格战迫使快递企业压缩成本、降低开支,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快递员的“流失”,“招工难”困局严重制约着该行业的发展活力。在此背景下,以提高薪资待遇的方式固定现有员工、吸引外来人员显得尤为必要。
另一方面,外部压力促使快递巨头让利给员工。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旨在“关心关爱快递小哥”,此后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加紧制定落实,推动快递企业提高派费。
因此,让每单派费中多出来的1毛钱流入快递员的口袋,不应仅仅是一句口号,关键在如何保障美好愿景的真正落地。
新闻推荐
9月2日,志愿军烈士的遗骸抵达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新华社发英雄回家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