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上展出的眼科飞秒激光治疗机和移动床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在全球经济被疫情笼罩,急缺贸易投资机遇的当下,11月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如期而至。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成功举办三年来,溢出效应不断放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和投资商。
特别是近年来,医药政策改革不断落地,中国医药经济向自主创新、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向高质量增长方式转变,已然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对全球的医疗企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据悉,今年的进博会总展览面积36.6万平方米,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国别、企业数均超上届,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回头率”超过80%。但最“豪华”的展区依然当属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 展 区 (以 下 简 称 “ 医 疗 展区”)。今年该展区的展览面积扩容至7万平方米,共有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50家企业参展,世界500强及龙头企业超70家,展区特装率超过97%。
数量质量创意再攀高峰
医疗展区不仅是最早满馆的展区,各参展企业带来的“全球新、亚洲新、中国新”产品数量及质量更是创历届新高。仅网上展厅便有超过1500种展品,各类首发首展新产品新技术远超前三届。在保留康复养老专区和公共卫生防御区的基础上还新增了两个神秘的空间:创新孵化专区和生物医药专区。
从新品的角度来看,不少厂家带来了首秀:雅培带来了新一代具有蓝牙连接功能的植入式心律复律除颤器;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史赛克带来了智慧关节机器人;波士顿科学带来的拥有多款“全球首创”的一次性内镜;赛诺菲贡献了智慧无人疫苗接种舱;强生电子的支气管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将进行亚洲首秀;全球首创的立博迪便携式腹透仪也将进行中国首发……
从创意角度来看,今年首设的生物医药专区参展企业均为生物医药行业500强及龙头企业,参展面积近2000平方米,展品涵盖疫苗、重组蛋白、基因检测、肿瘤免疫等前沿技术和产品;首设的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创新孵化专区共计27家企业,展品涵盖健康科技、免疫肿瘤、心血管、微生物、生物疫苗、3D 打印、AI+等领域,旨在为优秀的行业初创企业搭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创新平台。第四届进博会已开幕,全球Top级的医药企业纷纷摩拳擦掌,今年将呈现怎样的风景?
老友齐聚摩拳擦掌
罗氏:1000米展区助诊中国罕见病
罗氏中国旗下的罗氏制药和罗氏诊断,在今年的进博会上占据了1000平方米的巨大展台,10多款重磅新药及新适应症即将亮相。其中,全球首个针对NTRK(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和ROS1(基因重排)的广谱抗肿瘤药物,已于今年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进口药品目录》。在血液肿瘤领域,创新药物佳罗华已于今年上半年获批。此外,罗氏还将带来3款罕见病创新产品,助力中国罕见病诊疗。辉瑞:从创新守护到公卫防护
辉瑞这次独具匠心地将800平方的展区分成两个部分,一个600平方米的展台主要展示创新药物,主要围绕肿瘤、疫苗、抗感染、炎症与免疫、罕见病这五大领域亚洲首秀、中国首展的突破创新产品及成果。其中重磅新品包括洛拉替尼、舒格利单抗、20价 肺 炎 球 菌 多 糖 结 合 疫 苗(PCV20)、硫酸艾沙康唑、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等。另一个200平方米的展台展示辉瑞在公共卫生方面的解决方案,将向行业和公众分享辉瑞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公众守护等方面的创新探索。诺华:30款在研项目与60款上市产品
在本次进博会期间,诺华集中展示小干扰核酸 (siRNA) 治疗、放射配体治疗与靶向治疗、细胞和基因疗法等开创性先进疗法,涉及近30个在中国的在研项目和近60款在中国已上市的主力产 品 。 包 括 : inclisiran, 一 款siRNA疗法;奥法妥木单抗,一种靶向、精准剂量和给药的B细胞疗法;alpelisib,一款PI3K抑制剂,也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 因 子 受 体 2 (HER2) 阴 性 、PI3KCA突变晚期乳腺癌的口服药品。此外,诺华还将展出靶向放射性疗法177Lu-PSMA-617。诺和诺德:“双展区”亮相16款创新药品
诺和诺德开设医药馆和生物医药专区双展区,重点展示16款创新药品、9款注射装置,包括糖尿病创新药、“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模式,以及以智能数据平台为基础的个体化糖尿病教育与支持体系等。全球首个基础胰岛素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注射液——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也将在进博会上首现。阿斯利康:展现28年在华发展成果
已经四次参加进博会的阿斯利康,此次以“启航新格局,共筑新生态”为主题,展现在华28年的发展成果,并将首次联合政、产、学、研、医、投等跨界合作伙伴,共同展示多层级健康创新生态圈。此次进博会上其将呈现“互联网+”赋能慢病全病程管理,为患者打造的包括早期筛查、在线问诊、随访管理和患教直播等功能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链闭环。 (田颖)
延伸阅读
“进博会”的防疫标准
到底有多严?
第四届进博会,每位进入园区的人员都能从细节中感受到一道道防疫线织就的“防火墙”:每次进入展区必须提供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健康码“绿码”缺一不可。除了对参展人员提出更严格的防疫要求,进博场馆内5个医疗站点、20多辆救护车、24个临时观察处置点更是构筑起了“四叶草”内的医疗保障防疫圈。
本届进博会采取“全程闭环管理、全链条可追溯、全员疫苗接种、全量核酸检测、全部查验准入、全面环境清消”等措施,严密构筑“国境、城市、区域和展区”的疫情防控线,保障展会举办。
沿袭往年传统,进博会展馆内共设置5个医疗站,由华山医院、中山医院、同仁医院、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中山医院闵行分院等医疗机构提供诊疗服务。每个医疗站配置4名医护人员、1名公共卫生人员、2名医疗志愿者和1名服务志愿者。
确保“防疫最严标准”,今年医疗保障点的流程是:进门第一步“先测温”,体温在37.3℃以下者可以进入医疗点。从现场配置看,医疗点内设置可以处理跌倒、扭伤等意外伤害的包扎消毒物品,可应对消化不良、胸闷气急等的内科常用应急药品,也备有简单的抢救设备,包括体外除颤器(AED)、气管插管机器等。
进博会展馆将采取分时、错峰、预约、限流等措施,控制展区、展馆、展位内的瞬时人流数量。展区内不零售进口冷冻生鲜食品,不提供未经“熟制加工”的冷冻生鲜食品用于试吃。
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最新提示,今年进博会参展人员须做好准备,入馆要备好 3 个“通行令牌”:核酸、疫苗、健康码,一个不少。
第一,境内参展参会人员在进入展区14天前须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并提供接种证明。因接种禁忌症而未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但确需参展参会的人员,需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第二,参展参会人员每次进入展区,需提供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为此,对持有效进博会证件人员,本市已指定市一医院等37个核酸检测点从11月1日起至11月10日提供24小时检测服务。
第三,参展参会人员进入展区前,需至少提前1天申请和注册上海“随申码”,并确认呈“绿码”。(沈彦菲)
新闻推荐
近日,“做心肺复苏压断老人12根肋骨遭索赔”一案的二审判决结果出来了:维持原判,救助人孙向波不用对被压断肋骨的齐老太(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