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玟
对于经典,尤其是中国古代经典,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二十四史等,一般人读起来都会感觉特别困难,不易读懂和理解,于是由望而生畏而敬而远之。笔者也深有同感且常感叹,学生时代应付功课惟恐不及,没有闲暇去啃难读之书;及至踏上工作岗位、结婚生子,又为工作与家庭忙碌,还是无暇静心阅读,于是,心里不免存了一份遗憾和不甘。前段时间在书店闲逛,偶尔翻阅朱自清先生的《经典讲义》,始觉此书或能暂时弥补一下这种缺憾,便取之回家,掌灯夜读。
《经典讲义》一书分“经典常谈”“诗言志辨”和“经典导读”三个部分,是朱自清先生在抗战期间参加编辑中学教本工作时,给多部国学要籍撰写的平易可读、简明适切的提要式讲解,是“大学者撰写小册子的典范之作”。全书各篇以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编排,从《说文解字》的仓颉造字说起,继而《周易》的八卦、《尚书》《诗经》……一路引经据典,侃侃道来,让读者对各种典籍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认知,从而也知晓了每部典籍的来龙去脉和阅读要点,以及精彩之处。对于想了解而没有时间去阅读的人们,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渴”方式。
经过几千年时间长河的冲刷洗涤,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作品依然散发着浓浓的芬芳。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那么阅读经典,就是在阅读一种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文化修养,也是在阅读一部跌宕起伏的中国文化发展史。
实话实说,经典实在应该得到重视,尤其是应该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经典阅读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往大的方面说,是在于全民整体素养的提高,往小的方面说,在于个人的自身修养。
如果说我的人生已走了一半,那么希望我的下一半人生,能有更多时间与经典在一起。常读经典,才能感怀人生!
新闻推荐
11月8日,交警帮助停滞在路面上的汽车驶离。从沈阳市气象局了解到,11月7日至9日沈阳市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雪天气过程。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