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如何过一个安宁的“双十一”?

来源:四川法制报 2021-11-12 00:45   https://www.yybnet.net/

带着数不清的商品和摸不透的规则,今年的“双十一”早在11月1日就开启了狂欢模式。但有网友发现,大家收到最多的竟然不是快递,而是营销短信,甚至还有商家打电话告知预售活动,从“营销”变“硬销”。

如今,商家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更加容易,滋生了滥用个人信息等现象。近年来,国家对个人信息保护、垃圾短信治理力度也在不断加大。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开始正式实施。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是否将得到根治?如何过一个安宁有序的“双十一”?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和消费者。

“双十一”营销短信轰炸难题何解

每到购物节,各种五花八门的营销短信肯定少不了,“双十一”期间更是集中爆发,让人不胜其烦。

让不少网友反感的是,这些营销短信还没有取消设置。自然卷(化名)告诉记者,自己曾回复过“TD”“TD 退订”“TD 退”“退订”等等,运气好可能会显示退订成功,但之后仍然会收到相关短信。有业内人士透露,网友回复后,商家反而容易判断这是一个真实的用户。

京衡律师事务所互联网法律部副主任张豪告诉记者,根据《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十八条,商家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发送商业性营销短信,属于违规行为。

收集个人信息不能“乱伸手”

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滥用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杀熟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化与法制建设研究所副所长李庆峰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有两点尤为值得关注,即明确了“告知-同意”的核心规则,可以广泛适用于任何涉及个人信息的案件、合同中,具有实际操作的能力。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个人信息立法的效果必须在执法中充分体现、在执法中经受检验。”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春晖建议,要在国家层面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预防和惩治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同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教育,推动形成政府、企业、相关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个人信息保护的良好环境,确保《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各项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全面贯彻和实施。

个人信息买卖为何屡禁不止

李庆峰认为,个人信息买卖屡禁不止的原因有很多。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购物记录、身体健康状况等信息都反映个人的消费需求和生活状态,经营者获取此类信息后可以选择性地向个人推广具有潜在消费可能的商品,对消费者而言看到自己可能需要的商品也会促进其消费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呢?有业内人士建议,要提高安全意识,购物时避免使用真名;快递盒子丢弃时撕掉个人信息;身份证复印件使用后及时销毁;带有个人信息的票据,如车票、机票、快递单据等,应妥善处理或销毁;打印店打印后立刻删除打印信息等。据中国新闻网

新闻推荐

京台高铁愿望定会实现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陈舒王承昊石龙洪)近日,歌曲《2035去台湾》被网友传唱,歌词说要搭动车去看台湾好风光。国台办...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如何过一个安宁的“双十一”?)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