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消保委发布比较试验报告直击共享充电宝消费痛点近日,为了解共享充电宝服务的痛点,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消保委)结合相关的消费投诉情况,组织志愿者进行了消费体察,同时委托国家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相关APP及其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等软件的个人信息保护情况进行了测试,主要发现以下情况:
“归还后还在计费”投诉占四成
据市消保委统计,在共享充电宝服务的投诉中,有40%的消费者反映充电宝在已经归还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在计费,经了解,可能是系统错误、充电宝插反或未插紧、需要二次点击确认终止充电等原因导致消费者以为自己归还成功,但实际上后台没有停止计费,并且没有及时提醒消费者。
体察还发现,在12个品牌中,只有“电饱饱”的机柜在归还时会通过语音提醒归还成功,其他品牌均需消费者自行确认是否归还成功。而系统也只有在扣费或长时间未归还时,才有手机提醒。
体察中也遇到过体验者以为归还成功,但实际未成功的情况。比如,“搜电”的充电宝上有一个物理按钮,有时需要消费者在归还后按一下按钮才停止计费,但却没有相关提醒。
租借容易归还难
在投诉中,有23%的消费者反映在使用完充电宝后,因附近网点少、机柜无空位、夜间关门或人为阻拦等原因难以找到空余机柜,导致无法及时归还而被持续收费,联系客服也无法提供解决方案。
体察还发现,“电饱饱”“醒电”等部分机柜地址标注不明,需多方打听才能找到,“V电”“咻电”“云充吧”“搜电”等APP、小程序上都存在因地址标注不详细或者错误、自带的导航路线或距离显示错误等原因而无法找到机柜的情况,同时存在标注的地址没有共享充电宝或者品牌被替换等现象。
针对这类问题,联系客服都无法立刻获得解决方案。体察者曾因为“街电”机柜放满而需要另外花时间寻找空机柜归还,由此产生的超时计费经咨询客服后获得退回。
价格标识不显著、收费不合理
在投诉中,有4%的消费者反映价格标识不显著,同一品牌的计费单位有30分钟和60分钟两种,价格各异,容易误导消费者,而且使用几分钟也要按照半小时或者一小时计费。
体察还发现,各品牌虽然在2-5分钟内归还免费,但超过计费单位1分钟也会按照30分钟或60分钟计算。“搜电”“街电”“美团”“怪兽充电”会在APP、小程序上的门店信息中标注价格,所有品牌都会在用户现场扫码后显示价格,价格以30分钟或者60分钟为单位,常见价格区间为2-5元/60分钟或1.5-2.5元/30分钟。
消费提示
一、共享充电宝的经营者要以合法、正当、必要为原则,最小化收集用户信息,并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增强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二、建议消费者使用共享充电宝前,仔细阅读相关的隐私政策。
三、建议消费者在使用共享充电宝时,优先选择网点多的品牌。据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新闻推荐
做一缕微光,温暖身边人 康城社区居民程国华将一腔热忱奉献给身边人,在忙碌中收获人生价值
程国华(右)看望王素敏老人。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李丰通讯员于雅洁报道立志如山,行道如水,这句话用来形容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