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龙
近年来,直播带货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越来越火热,每天直播时长动辄百万小时以上,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直播带货话术多、“套路”多,直播观看量和带货订单量存在不少“水分”。(详见本报11月20日12版)
借助媒体报道来看,就能体验到直播带货“猫腻”多。比如,直播话术多,卖东西还得演剧本,带货数据有“猫腻”……这些现象的存在,虽然让直播带货红红火火,但是也难免会让消费者寒心。毕竟,缺失诚意的带货只能是自娱自乐。
直播带货需要依法依规,更需要诚信文明。行业的良好自律当是首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和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开展了直播带货消费体验调查活动,100个直播带货体验样本,其中33个涉嫌存在虚假宣传、利用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误导消费者等违法违规问题。这样的行业生态,显然不利于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直播带货一旦充斥过多的“猫腻”与“套路”,只能会让这种营销模式蒙羞。
去年,中国广告协会发布施行《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作为国内首个关于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专门规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其中明确禁止刷单、炒信等流量造假以及篡改交易数据、用户评价等行为。
净化直播带货环境,关键是强化监管执法力度。《民法典》《电子商务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诸多法规,以及《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均是规范直播带货行为的有力武器。相关部门当依法监管,对不法经营行为更须加大打击力度。有关部门对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直播营销市场主体名单实施信息共享,依法开展联合惩戒,同样十分必要。
正如专家表示,直播带货市场越来越大,对于这个行业,应持续进行规范,引导其良性发展。同时,大力培养电商直播行业人才,也有利于遏制直播带货“野蛮生长”状态。
新闻推荐
刘波涛到武警训练基地、市关爱中心等地调研时要求 提高信息化运用水平 搭建好法治教育基地
(全媒体记者李佳雯)11月16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波涛一行先后前往武警训练基地、市公安局警官培训中心、市第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