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2年,上海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挑战“时间预报”,通过查询相关APP以及浏览车站电子显示屏等方式,乘客可实时获取车辆到站信息。从第一代的LCD彩色屏,到第二代电子墨水屏站牌,如今上海公交到站时间预报准确率达97%以上。这是城市生活中最为常见、最有普适性的场景,同样也是痛点、难点较多的场景。数字化转型,极大地化解了乘客的“等待焦虑”。
在破解一系列难点、堵点过程中,上海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的脚步正在加快。同时,上海需要面对的难题“难度”也在提高。为此,刚刚进入2021年,上海就提出了“城市数字化转型”,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要坚持技术与制度“双轮驱动”,坚持政府与市场“和弦共振”,坚持效率与温度“兼容并蓄”,坚持安全与发展“齐头并进”,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对标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标杆城市,基本构建起以底座、中枢、平台互联互通的城市数基,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三位一体”的城市数体,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城市数治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数字化总体架构,初步实现生产生活全局转变,数据要素全域赋能,理念规则全面重塑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局面,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为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奠定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记者19日从昆明海关获悉,2021年前10个月,云南外贸进出口2426.6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25.5%,增幅高于全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