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这句诗传颂千年不息,道出了春节的辞旧迎新,写尽了新年的喜庆氛围。正是春节等节日的存在,民族传统得以延续、乡土风俗得以继承、血脉亲情更能维系。白发苍髯、垂髫稚子让在外打拼的游子魂牵梦萦,春节是他们探望亲人、纾解思念、合家团聚的最好契机。
春运,在不长的日子里,数十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凸显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意味着疫情防控风险的增加,给各地疫情防控部门带来巨大压力。
所幸,我们欣慰地看到了各地“欢迎游子回家过年”的态度。近日,一则“永远可以相信浙江”的网帖触动了无数漂泊的心。一位老家浙江、行程码带星的北漂姑娘找到家乡疫情防控部门咨询春节回乡事宜。得到肯定答复的同时,工作人员还亲切地说:“想家了吧?多久没回来了?想回来就回来吧。”电话那头,一缕乡音贴心召唤涌动暖流。
客观地说,回乡游子会给家乡疫情防控部门和那些长期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带来不小的压力。而多地疫情防控部门“欢迎游子回家过年”,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担当、一种责任。这背后是政府部门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行政理念。
我们也应看到,在“欢迎游子回家过年”的主流声浪中,也夹杂着“恶意返乡,先隔后拘”这样的嘈杂声音。这种对外出游子警惕、拒绝、威胁的态度,让游子寒心的同时,也会离家越来越远。
传统习俗历经千年,新兴技术和社会场景也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随着移动通信网络和智能通信设备的普及,“千里共婵娟”不再是仅存于诗歌中的想象。那些因种种原因无法回乡的游子,身在异乡也能和镜头前的亲人举杯共饮。独在异乡不再是异客,每逢佳节“云”上思亲,无法回家的缺憾多少能得到一丝弥补。
金牛辞旧,瑞虎迎春,再过两天就要步入壬寅虎年。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希望每个漂泊在外的游子都能感受亲情的暖意。但愿疫情早些结束,明年春节我们都能从容回家!
(作者为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新闻推荐
■美国军火运抵乌克兰■北约增派军舰和战机■美英德澳荷使馆准备撤人美国军事援助物资运抵乌克兰首都基辅,北约向欧洲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