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殡葬服务业不能成为监管盲区 丁静

来源:延安日报 2022-04-14 08:44   https://www.yybnet.net/

这几天,北京某三甲医院“天价殡葬费”事件在网上很火。细观之,的确令人咂舌。

市民邓先生爱人的遗体火化前,暂时存放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太平间,两天多总共花费3.8万元。其收费项目五花八门:“供饭服务”600元、沐浴SPA服务5990元……让人眼花缭乱。

家属不满,提出异议:“他有一个600块钱吃饭钱,但是我不知道600块钱给死人吃的是什么。”

而且,这还不是个案。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北京某三甲医院收取天价殡葬费”进行了调查取证,并初步查明,承包医院太平间的公司涉嫌价格违法。

殡葬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

近些年来,一些个性化的殡葬服务项目,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殡葬服务需求,但价格虚高、收费不规范等问题也不绝于耳。在一些部门和地方的持续治理下,仍有个别人为获利不择手段,不惜捆绑、分拆或强制提供殡葬服务,对消费者事前缺乏告知,事后“理直气壮”,堂而皇之地损害群众利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殡葬服务也包含着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同时,殡葬服务又有市场化的需要,因此不能成为监管的盲区。

国家相关政策早已明确,“不得违反公平自愿原则”“引导群众理性消费和明白消费”等,但现实中“天价墓地”“天价寿衣”“天价殡葬费”等问题却总是打而又返,难以根治。

究其原因,还是监管乏力。

一些地方殡葬行业的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职权交叉、权责不明,让殡葬行业成了监管的“短板”。还有一些地方“办法”跟着“舆情”跑,日常管理和约束机制没有跟上,到头来还是“筛子装水到处漏”。

怎么办?

一方面,要有“安民告示”。建好收费标准和价格的公示体系,无论是基本服务项目,还是“个性化”服务项目,都明明白白告知消费者。相关公示信息要通过网络等载体加大宣传和展示,以便群众监督。

另一方面,加大打击力度。价格执法要落到实处,坚决打击不实行明码标价,有违“公平、自愿”原则的殡葬消费。

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各部门、各地方应该充分认识加强殡葬服务价格管理的重要意义,把殡葬服务办成强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暖心事”,而不是变成群众有冤难申、满肚窝火的“糟心事”。消费者遇到“糟心事”,也不要吃“哑巴亏”,有人举报有人查处,才能让殡葬行业变得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融合浅议

岳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不仅是现实需求,还是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殡葬服务业不能成为监管盲区 丁静)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