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苏东坡的人生地理(八) 杭州:不见跳珠十五年

来源:眉山日报 2022-04-15 17:59   https://www.yybnet.net/

当苏东坡已经适应了黄州贬谪生活,从京城下达的一纸文书,再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原来,神宗一直想起用他,但由于王珪等人的反对而拖延下来。贬居黄州4年多后,总算下诏将他移至离京城较近的汝州。就在他赴汝州途中,神宗去世,十岁的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由其祖母高氏垂帘听政。高氏一向十分欣赏苏东坡,在她的过问下,苏东坡出知登州。登州任上仅5天,旋即调往京师,任礼部郎中。

此后几年,苏氏兄弟的仕途顺风顺水,一路升迁:苏东坡升至翰林学士、侍读学士、龙图阁学士、兵部尚书、礼部尚书;苏子由升至相当于副相的门下侍郎。其时,朝中有朔党、洛党和蜀党之分,苏东坡便是蜀党之首。

尽管荣华在握,富贵逼人,但苏东坡依然厌倦无休无止的党争,他多次向朝廷请求外放州郡。1089年,即苏东坡54岁(文中均为虚岁)这一年,他如愿以偿地出知杭州。

告别杭州15年后,他再次来到这座锦绣之城,为此写诗感叹: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苏东坡对杭州是有深厚感情的。15年前,他正值30多岁的壮年,以通判这一闲职,纵情山水与诗酒,而杭州的湖光山色,美酒丽人,曾给他留下了多少梦幻般的记忆。15年后,再来的大师青春不再,年华渐老,早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不过,令人欣喜的是,由于15年前在杭的良好口碑,父老对15年前的苏通判既热情又饱含希望。

15年前后对比,知州苏东坡要比通判苏东坡敬业得多,忙碌得多;毕竟他是一州首长,不能不把勤政放在第一位。苏东坡知杭州,最大的政绩是疏浚西湖。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象征,也是江南画图的压卷之作。15年前,壮年的苏东坡曾在湖上留下过无数和风景一样怦然心动的旧游——那个大胆自荐的少妇,那些妙语连珠的友人,那些画船箫鼓,别院笙歌,都已成为永恒的温情记忆。而今,开始步入老年的大师又来了,这时的西湖依旧春风梳柳,夕阳满楼。只是,由于长期疏于治理,湖水干涸得厉害,湖中长满杂草。

一生热情歌咏西湖的苏东坡,不可能让这座西子般的湖泊日渐荒芜。为此,他两次上书朝廷,请求拨款治理。给朝廷的公文中,苏东坡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朝廷批准了苏东坡的报告,并以发放度牒(本是唐宋时官府发给出家僧尼的凭证,官府亦可出售度牒,以充军政费用)的方式拨付了工程款。由于工程庞大,苏东坡还从邻近的秀州(今浙江嘉兴)抽调人手前来帮忙。一时间,西湖成了一座喧嚣忙乱的工地。

工程期间,苏东坡也放下诗笔,每天前往视察。有一天,他肚子饿了,命手下人去置办食物。食物一时未到,而筑堤的农民们开饭了,他就要求这些农民匀些饭给他吃——那是陈年老米煮的糙米饭,下饭的只有几片烂青菜叶,苏东坡端起碗,吃得津津有味。

疏浚工程中,湖里挖出大量淤泥,如何处理这些淤泥是一大难题。思来想去,苏东坡很巧妙地解决了它:他下令把这些淤泥连同石头一起在西湖中铺了一道长堤,长堤宽5丈,长880丈,既为就近处理淤泥找到了对策,也为西湖两岸的来往新修了一条捷径。后来,堤上大量种植杨柳和芙蓉,还修筑了6道桥和9座亭子,长堤卧波,桥亭掩映,西湖的风景更秀丽了。这道长堤,就是我们熟知的苏堤。苏东坡写诗说“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武林旧事》则记载:“苏堤,第一桥通赤山,港名曰映波;第二桥通麦岭,港名曰锁澜;第三桥通花家山,港名曰望山;第四桥通茅家埠,港名曰压堤;第五桥通曲院,港名曰东浦;第六桥通耿家步,港名曰跨虹。”

西湖的整治工作为时3个多月,五月动工,八月竣工。次月,苏东坡带着一帮朋友,坐着画舫,兴致勃勃地夜游西湖——从事后写下的词作看,他固然为衰颜华发而略有喟叹,更多的却是面对无常人生的一种努力自适: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初没。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

醉中吹坠白纶巾,溪风漾流月。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飘兀。

为了防止湖泥再次淤积,苏东坡下令在湖中建了三座塔作标志,三塔以内禁止种菱植芡。奇妙的是,三座塔是空心的,塔身球面各有五个等距离的圆洞。月圆之夜,将灯点燃后放进塔心,在洞口糊上薄纸,圆洞映入湖面,湖中映出多个月亮,真月与假月交相辉映,这就是西湖最知名的景点三潭印月。如今,我们看到的三塔系明朝万历年间重建,但这创意却源自苏东坡。

经历了黄州的艰难生活后,身为地方最高长官的苏东坡,对普通民众更多了一份理解和同情。到杭不久,“岁适大旱,饥疫并作”。为了救治饥民,苏东坡向朝廷多次打报告,请求减免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整个浙西路(苏东坡还兼任浙西路兵马钤辖)三分之一的上供米,使得米价回落;又向朝廷请得度牒100张,销售后用来买米,以救济穷困者,“民遂免大旱之苦”。

为了治标又治本,苏东坡拨出公款2000贯,自己再捐出积蓄50两黄金,在杭州建成一家医馆,取名安乐坊。安乐坊聘请懂医的僧人坐堂,每年从地方税收中拨出一笔经费维持运转。安乐坊的旧址,据考证,在今天杭州岳王公园附近的众安桥一带。

知杭州期间,苏东坡常常不在州衙办公,而是别出心裁地把办公室弄到了城外:他令手下人打着他的仪仗从钱塘门出城,自己却带两三个心腹家人自涌金门坐船横湖而过。当城里的人都站在街道两旁看知州出行时,他已在普安寺吃早饭了。早饭后,手下的小吏们在冷泉亭旁摆开桌子,苏东坡坐在桌前批阅文件。苏大人一目十行,目如闪电,其工作效率令人惊讶。处理了政务之后,他召集朋友或是同事在灵隐寺一带风景绝佳处饮酒赋诗,直到夕阳西沉,他才歪歪斜斜地骑马回城。

新闻推荐

对外援助 历史上的第一次

对外援助是中国政府履行国际义务的重要内容,其肇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1976年以前,我国曾向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援助,援...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苏东坡的人生地理(八) 杭州:不见跳珠十五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