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对“双十一”消费陷阱要提防更要填平

来源:市场星报 2021-11-05 00:41   https://www.yybnet.net/

中国消费者协会4日在官网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双十一”购物六点注意事项。一、“双十一”“低价”不可迷信,得实惠要多对比;二、促销规则套路复杂,下单前需看清楚;三、限期商品谨慎囤货,“剁手”前要巧规划;四、面对促销短信骚扰,留证据且可举报;五、直播带货良莠不齐,围观时保持冷静;六、关注商家售后服务,有纠纷及时维权。(11月4日中新网)

“双十一”第一波“抢先购“已经过去,又将迎来“正式一战”,商家摩拳擦掌,各大网购平台推出各种优惠活动,而“双十一大战”不仅限于线上,战火也蔓延到了线下,实体商家也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双十一”的低价促销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每年“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额都要增长,“双十一”名符其实成了“购物狂欢节”。

但每年的“双十一”,也存在诸多乱象。比如商品价格明降暗升、先涨后降;有的商家玩弄虚假概念,进行虚假宣传,打出“清仓价”“市场最低价”等噱头吸引消费者;有的无良商家还会设下消费陷阱。

此次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就显得很有必要。

现在早已不是物质匮乏的时代,也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温饱即安”,现在的消费者有了更多的消费需求。消费升级,是“消费狂欢”的有力支撑。但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每个人不仅要量体裁衣,还要避免铺张浪费,要理性消费,不盲目从众,要控制好自己的消费欲望,还要警惕“消费狂欢”里的非理性因素,防范无良商家的忽悠。要增强维权意识,避免踏入无良商家设下的“消费陷阱”,对各种“低价”不要迷信,要避免被商家牵着鼻子走。一旦权益受损,也要能勇于维权、正确维权。

当然,对“双十一”消费陷阱要提防更要填平。除了消费提示外,更要监管部门在“双十一”期间能够加强监管,对市场乱象予以集中整治,净化网购环境,让消费者能够放心购物,才能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我错了”比“我爱你” 更能化解危机

我们经常习惯用错误的方式处理冲突,不懂什么是道歉的正确方式:有的人一味要求另一半道歉,否则冷战;有的人喜欢用极端方式强迫...

相关推荐:
卖辣子 □陈翠霞2021-11-04 02:18
小白兔与大灰狼2021-11-04 06:31
猜你喜欢:
评论:(对“双十一”消费陷阱要提防更要填平)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