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东京残奥会开幕式的主角,那架单翼小飞机吗?这架因只有一只翅膀而一度失去信心的小飞机,在朋友的鼓励下,重拾勇气,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和梦想一起再次飞翔。
人可以有残缺的身体,但不会有残缺的生命。“我们拥有翅膀”这一理念在过去12天里得到最佳诠释。来自全球162个代表团的4400多名运动员在残奥会上用拼搏实现梦想,用坚持重新定义可能,书写了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动人篇章。
如今,残奥火炬缓缓熄灭,但张开的翅膀不会凋零,腾飞的梦想永不落幕。
经过12个日日夜夜,中国队拿下96金60银51铜,连续第五次实现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中国选手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女子轮椅篮球队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国残奥健儿克服了东京残奥会延期一年的种种变数,用精彩的表现诠释了体育精神,把中国残疾人顽强、自信、阳光的形象展示给世界,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残奥会是一个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赛场。腿残疾了,还能跑吗?拿下东京残奥会中国队田径首金的周霞告诉你,不仅能跑,还能跑得很快。这位因脑部受损导致左腿左手肌肉萎缩的短跑选手在女子100米和200米T35级项目上均打破世界纪录,再次上演了她在里约残奥会上两破世界纪录的壮举。
经历“重赛风波”的视障运动员马佳也实现了自我突破。8月27日晚,女子自由泳50米S11级决赛,马佳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但赛后有选手提出申诉,国际残奥委会决定该项比赛于两天后重赛。
重赛就重赛,马佳依然快!她在重赛中再次打破了世界纪录,而且比第一次比赛的成绩还要快!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尊重了规则,赛出了风格,也赢得了掌声。
东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实现了成绩和精神上的“双丰收”,运动员们突破自我、顽强拼搏、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不仅激励着无数残疾人勇往直前,融入社会,也震撼着健全人的心灵。
是对手,也是朋友。
站上领奖台,是每位残奥运动员的梦想,但上一刻的对手也是下一刻的朋友。
时间回到8月25日,江苏姑娘边静在女子佩剑个人A级决赛中击败格鲁吉亚选手妮诺夺冠。赛后,边静主动来到妮诺身后,帮助她推着轮椅退场,而妮诺也回身亲昵地抱住边静,成为残奥赛场暖心一幕。
在边静看来,这只是“一件应该做的小事”。她说,她和妮诺早已在赛场相识,“大家见面都会微笑打招呼,她当时对我说谢谢,然后我们相互祝贺”。
人们崇尚奥林匹克精神,正是因为奥林匹克精神不只是关乎竞技。赛场上,残奥健儿们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赛场下,他们拥抱彼此,向前辈致敬,为奋进者喝彩。同为竞技体育选手,他们理解彼此,深深知道在没有掌声和欢呼的训练场上,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汗水和泪水。残奥会上,温暖的场景不断上演,运动员们见证、成就、祝福彼此的成长,是心心相印的共情,也是对体育精神跨越国界的传承。
奥林匹克精神拥有鼓舞人心的力量,能够超越时间、国籍、种族、性别和身体条件等诸多限制,历久弥新、生生不息,根源就在于人们对于守望梦想、超越自我的不懈追求。
67岁的斯洛文尼亚射击运动员弗兰克·平特是第八次参加残奥会,也是本届残奥会年龄最大的选手;48岁的埃及无臂运动员易卜拉欣·哈马托是本届残奥会上唯一用嘴咬着球拍打乒乓球的运动员;38岁的“妈妈级”选手、已征战了五届残奥会的中国女子铁饼运动员杨月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会一直练下去……韶华易逝,许多老将难复当年勇,纵然铩羽而归,但他们的坚守,突破自我、执着不屈的精神却似明灯,指引着后来人。
9月5日晚,东京残奥会火炬已经缓缓熄灭。再过半年,北京冬残奥会火炬将在长城脚下点燃。全球的冰雪残疾人运动员将汇聚北京,在“精神寓于运动”的残奥会格言激励下,用汗水、勇气、坚持谱写运动的精彩!(新华网)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多哈9月2日电(记者肖世尧)在2日于多哈进行的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首轮比赛中,中国男足以0:3不敌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