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体育 今日足球 今日篮球 今日乒乓球 今日羽毛球 今日排球
地方网 > 体育 > 今日体育 > 正文

穿衣这件重要的小事

来源:济南日报 2021-10-03 11:0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雪萌

核心阅读 在日益张扬个性的审美风潮下,设计师们越来越“百无禁忌”:只有用别人不敢用的元素,才能彰显“我就是我、是引领潮流的烟火”!

“邪典”是成人世界的边缘文化,要警惕其向儿童世界蔓延。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身心健康地好好长大。我们拥有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有那么多美好讲究的衣冠服饰,不用剑走偏锋也完全可以做到突破创新。

衣服惹祸特别多

近日,知名服装品牌“江南布衣(JNBY)”旗下的“jnby by JNBY”推出的系列童装上印有“Welcome to hell”(欢迎来到地狱)、“Let me touch you”(让我摸摸你)、鬼怪、骷髅、酷刑等“暗黑系”文字和图案,明显的“邪典风”非常不适合儿童。特别这家品牌童装声称其设计理念为“自由、想象力、快乐、真实”,目标客户为“0至10岁的热爱生活,独立自我,具有一定生活品质的中产家庭的孩子”。

设计师倒是放飞了自己的“自由”和“想象力”,但恐怕他们对“快乐”和“真实”的理解跟常人存在较大偏差;要不就是普通人对“中产家庭的生活品质”认识不够充分,总之事情爆出后,饱受舆论的指责与非议。

受到多家媒体和网友们的批评后,江南布衣发布道歉声明,并表示对问题服装下架和退货,但网友们并不买账,在评论区,大家的态度基本上“一边倒”:“恋童,阴森黑暗,没得洗”“不直面回应问题,混淆视听”“这是什么创意设计,避重就轻”。

这已经不是穿衣这件寻常小事第一次惹起祸端,因为穿错衣服而翻车的名人这些年也频频出现。

早在2001年,奥运冠军伏明霞曾经爆出“脏裤子”风波:在出席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个商业活动时,伏明霞所穿的裤子上布满“sex”“fuck”等词语。事后伏明霞解释说她不知道裤子上那些英文单词是什么意思。虽然公众表示了理解,但也让这位中国最年轻的世界冠军形象大为受损。

多年之后的赵薇就没有这么容易获得原谅。“军旗装”事件令她受到社会各界的谴责,事业一度跌到了最低谷,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对其行为感到愤怒,时不时就会翻出来痛斥一番。

不要以为国人在这方面特别敏感,在穿衣方面,虽然老外更为随性,但同样有不可触犯的雷区,而且越是名人越容易闹出丑闻。

2018年5月,有一批中国游客在越南芽庄机场入境的时候,被当地警察要求更换上衣,因为这些游客身着的T恤上印有“南海九段线”(越南称“牛舌线”)图案,他们认为这是挑衅。

2008年,英国哈里王子在一次聚会上身穿纳粹军装出现,引起舆论哗然。而当时正值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之际,大批抗议者甚至涌到王室寓所前表示抗议。哈里不得不立即公开道歉:“我没有选好衣服,我对我所冒犯或者使他们感到难堪的所有人士表示深深的歉意。”

两年前,泰国当红女团成员也被拍到衣服上印有纳粹标志,引来了大批争议。惹祸的女艺人在演唱会上声泪俱下、甚至下跪道歉,公司高层亲自带着女艺人到以色列驻泰大使馆“登门谢罪”,还主动要求参加关于反思纳粹大屠杀的教育活动。

穿衣不当的教训非常多,韩国明星曾穿过“核爆”T恤和“蘑菇云图案”的外套;美国前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在到访非洲时头戴象征“非洲殖民统治”的软木盔帽子、在探访移民儿童时身穿一件写着“我真的不在乎,你呢”(I really don’t care,do u?)的风衣,都曾引发争议和嘲讽。

为什么会有人“穿错衣服”?首先是设计师设计了这些衣服。

身处一个害怕雷同重复、主张独立个性的审美时代,设计师们不得不绞尽脑汁标新立异,只有用别人不敢用的元素,才能显得独一无二,哪怕这些元素包括脏话或者敏感图案。

对个性的过分追求,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设计者与购买者的剑走偏锋,并逐渐将这股风潮扩大到了儿童。警惕“邪典风”儿童化

近些年,西方文化的“邪典风”确实有向儿童蔓延的趋势。影片《孤儿怨》里的不老“萝莉”、《海扁王》里的暴力“超杀女”、《生化危机3》里的“红皇后”,较早的还有《杀死比尔》里那位娴熟挥舞流星锤、一招致人死地的“校服妹”……大量的形象塑造,都在追求这种表面乖巧可爱、实际惊悚暴力的戏剧化落差。

甚至很多视频以卡通片、儿童剧、木偶剧、动漫为包装,对艾莎公主、米老鼠、蜘蛛侠、小猪佩奇等卡通形象进行二次加工,其中充斥着大量血腥、暴力、恐怖、色情等内容。更有甚者,直接创作了“火柴人”“恐怖奶奶”等“邪典”形象,充斥于各大网络平台。

即使在成人世界,“邪典”也是一种边缘文化,有着鲜明的先锋性和实验性,游走在道德边缘。昆汀·塔伦蒂诺和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影片,虽然有不少被推为经典,但也仍然是限制级,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

更别说“儿童邪典”,对于心智远未成熟、带有天然好奇心和探索欲,有着模仿本能的“小花朵”们来说,是一种直接的戕害。就算在国外,对“儿童邪典”也是严厉禁止的,YouTube曾经在4个月内删除超50个相关频道、近15万个视频。

在“恰流量”的时代,很多人为了点击量包装一些暗黑、诡异、惊悚的视频,冠以育儿、亲子的名目在网络上贩卖。家长如果盲目轻信“儿童题材”都是软萌、可爱风,不加辨别就交给孩子,可能一个细节或一个镜头就能对孩子造成一生的影响。

如今这类题材诡异、格调异常的儿童邪典风潮,已经走出了视频,侵入到了穿衣着装等日常生活,的确值得提高警惕。

我们没有必要一定给孩子一个完全温暖美好没有黑暗的世界,但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身心健康地好好长大,都能拥有梦想、热爱生活。

“衣冠”对国人来说意义非凡

JNBY的道歉声明里,多次提到推广独特创意、传递美好价值观念。

这没有错。在国人的认知里,作为生活必需品,衣服在“蔽体、保暖”两大功能之外,一直就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

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穿衣服其实就是一件小事,但在漫长的时期里,它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不同阶级会有不同款式的衣服,而且要从样式、颜色、配饰等几大方面,都做出严格的等级划分。

衣服从被发明的那一天起,就跟治理国家这样的大事关联起来。《易经·系辞》上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就是说,黄帝、尧、舜这样的古代圣明君王,只是把衣裳穿得得体,就这样把天下治理好了。而且还接着解释这是“取诸乾坤”,穿衣之法和乾坤之道密不可分!

中国是“礼仪之邦”,而“礼仪”的外在表现,最直接的就是衣冠,所以我们又说“衣冠礼仪”“衣冠文物”等,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中原经济文化中心向南方转移,都被称为“衣冠南渡”。

可见,“衣冠”是和礼仪道德紧密相关。传统文化中,某人如果不能归葬某地,当地人为表达爱戴,会为其设衣冠冢——这时候,一个人的衣冠就相当于他的精神与身体。

《礼记》的《冠义》中说:“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意思是,只有衣冠得体规范之后,才能做到形体端正、态度恭谨、说话和顺。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关于衣服材质、样式、图案的美好记载。仅看《诗经》中,《硕人》中说“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所谓“褧衣”,就是女子罩在外面的单衣;《出其东门》载有“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缟衣”就是白色丝绢做成的上衣,“綦巾”是浅绿色的围裙,这都是当时未出嫁的女孩子所穿的衣服。

还有著名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有青色衣领的衣服,是当时学生所穿。下面“青青子佩,悠悠我思”,是说学生身上有青色的佩带;《蜉蝣》这一首里说“衣裳楚楚”“采采衣服”“麻衣如雪”,所谓“衣裳”,就是上衣和下裳。“麻衣”是用麻布做成的上衣,因为麻布是白色的,所以说“麻衣如雪”。

汉乐府《陌上桑》描写罗敷说“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杜甫写长安水边的丽人“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李白写跳舞的美女“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只有能够彰显个性的衣服,才符合自己的气质和审美。实际上,我们有很多美丽而讲究的衣冠服饰文化,不用剑走偏锋、不用旁门左道,更不用铤而走险,也完全可以做到创意与创新,让你做整条街最靓的仔。

新闻推荐

走近冬奥 冬奥核心区内别样“雪花”盛绽

据新华社石家庄10月1日电(记者曹国厂、秦婧)走进张家口冬奥核心区,承担着赛时重要保障功能的太子城冰雪小镇在青山环抱下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穿衣这件重要的小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