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体育 今日足球 今日篮球 今日乒乓球 今日羽毛球 今日排球
地方网 > 体育 > 今日体育 > 正文

滑雪医生孙旭:踩着滑雪板去急救多家医院抽调医护组成“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一旦运动员发生意外,必须在4分钟内到达现场

来源:新京报 2021-11-22 00:32   https://www.yybnet.net/

2021年2月,孙旭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北京测试赛进行残奥回转比赛现场保障工作。受访者供图北京冬奥宣讲团成员孙旭。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供图

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创伤骨科医生孙旭,随着积水潭医院成为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的医疗保障定点医院,他也成为了医疗队中的滑雪医生,是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

高山滑雪是速度最快、救援难度最大的奥林匹克项目。一旦运动员发生意外,孙旭和他的同事们不管在什么位置,必须在4分钟内到达现场,以最快速度完成对伤员的评估、急救和转运。

滑雪医生急救经验丰富、滑雪技术过硬

新京报:冬奥中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孙旭:我们的战场是延庆海坨山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海坨山主赛道全长2950米,从海坨之巅飞流直下,垂直落差894米,地势复杂、风向多变、光线忽明忽暗,难度名列世界前茅!速降比赛中,运动员最快的速度可能超过每小时140公里,他们的血肉之躯就像是驰骋在冰海雪原上的F1赛车,稍有闪失,就可能发生致命的损伤。这项挑战生死时速的运动就是高山滑雪,它是速度最快、救援难度最大的奥林匹克项目。

在这项比赛中,我们滑雪医生至关重要。一旦发生事故,不管在什么位置,我们都必须在4分钟内到达现场,以最快速度完成对伤员的评估、急救和转运。我们没有缆车、没有雪橇、也没有摩托,有的只是脚下踩着的滑雪板、怀里捂着的急救药和背上背着的救援装备,我们只能自己滑过去。这就要求我们滑雪医生不仅需要有丰富的急救经验,还需要有过硬的滑雪技术。

新京报:为什么是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

孙旭:这座海坨山是中国高山滑雪真正的起点,在此之前,我们没有一条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医疗保障更是无从谈起。国际雪联的专家们根本不相信中国可以组建全套的救援体系,更不相信中国可以培养出自己的滑雪医生。

2018年,北京冬奥组委和市卫健委共同吹响了集结号,“中国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正式成立。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医三院等十几家医院共抽调72名临床医护人员,厉兵秣马,开始雪地救援和滑雪技能培训。

背着15公斤救援装备在陡坡上练滑行

新京报:工作中有什么困难?

孙旭:一开始身边很多同事都调侃我们,能在上班时间滑雪,我们也太幸福了。但是他们完全不知道我们作为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的艰辛。为了提高滑行精确性、缩短救援时间,我们在训练中根本不能正常滑行,只能机械地重复着一个个枯燥的动作,形成肌肉记忆。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雪场中,我们需要跪在雪地上练习心肺复苏、趴在陡坡上练习气管插管,每次训练结束都冻得手脚麻木、全身冰凉。而且我们没有任何现成的培训资料,白天训练,晚上还要鏖战到深夜讨论和制定属于我们自己的救援方案。我们需要背着15公斤的救援装备在冰面和陡坡上练习滑行,摔倒和受伤都是家常便饭,我们医疗队有多名队员都发生过严重的外伤,脊柱的骨折、肢体的骨折、韧带的损伤、颅脑外伤等。

即便如此,从建队之日起,我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掉队,因为我们深知,竞赛中或许有意外,但医疗保障工作绝不能有意外。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滑雪医生一定能做得更好。

新京报:自参加冬奥培训以来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

孙旭:2019年9月,我和几名队友一同参加在海坨山举行的中国第一次高山滑雪直升机长绳救援演练,演练中由滑雪医生完成现场急救并呼叫直升机支援。在一次训练时,山谷里突然出现了强烈乱流,救援直升机几进几出就是无法到达急救地点,最后艰难地悬停在我们头顶,就在将伤员吊起的一瞬间,由于重量增加和向下气流的影响,飞机发生了快速下坠,大家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儿,我们奋不顾身地冲过去准备保护伤员,只见头顶的飞机努力挣扎着摆脱了乱流。从山上下来我们才知道是机长临危不乱,才避免了机毁人亡的惨剧,所有人都说这是自己离死神最近的一次。就这样,大家不断总结经验,默契配合,顺利完成了正式演练任务,实现了中国又一个“零的突破”。

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严寒,长跪雪地的冰冷,多少次计时4分钟的惊心动魄,经过三个冬季近百个日夜的训练,我们先后两次坐镇海坨山,圆满完成了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和“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高山滑雪项目保障任务,实践了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在海坨之巅对生命的敬畏和守护,也给我们全体队员留下了可以回味一生的宝贵财富。

新京报:有什么话想对冬奥说?

孙旭:祝愿冬奥会、冬残奥会能成功举办,希望和我一起奋斗在冬奥前线的临床医生们能发挥专业水平,运用训练中的经验和知识,默契合作、顺利完成任务,打胜仗。希望冬奥健儿们能赛出水平、赛出风采,为我们海坨山增光添彩。

回眸海坨,皑皑的白雪仿佛都期待着冬奥如期到来。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科学训练、努力拼搏,为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保驾护航。

新京报记者吴为实习生王美约

新闻推荐

美国过量用药群体骤增 一年内致死人数首超10万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当地时间1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4月,美国1年内因过量用药而死亡的人数首次超过10万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滑雪医生孙旭:踩着滑雪板去急救多家医院抽调医护组成“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一旦运动员发生意外,必须在4分钟内到达现场)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