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徽、吉祥物,到火炬、奖牌,北京冬奥会的每个环节、每一元素,无不融入了中华文化意境,承载着中华文化内涵。冬奥场馆与此一脉相承,冰丝带、雪游龙……这些亲密而贴切的昵称,不但展现出中华文化的魅力,也拉进了大众与冰雪运动的距离。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别称早已家喻户晓,场馆外墙那22道形如丝带的玻璃装饰条,令其成为北京冬奥的标志性建筑。 “冰丝带”不仅外观造型别致精美,还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 “丝国”是中国汉代时别称之一,“冰丝带”之名,可谓串联古今。
在延庆赛区,“雪游龙”和“雪飞燕”之名,均传承古代传说。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雪游龙”以中华文化图腾“龙”为创意,整条赛道宛如游龙盘踞山间。 “飞燕”被视为吉祥之鸟,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山顶平台出发,一眼望去就像燕子展翅欲飞,因此“雪飞燕”也承载着吉祥之意。 中新
新闻推荐
“生命教育的大课堂” 残奥教育扎根校园2021年11月29日A06版文章字数:595朗读: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杨淑君)“倾听需求、征得意见、适度服务、语言尊重。当我们作为志愿者为残障人士服务时,要尊重残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