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娜
大约在五年前,主打跨界的音乐类比赛和喜剧节目横空出世。节目邀请影视、娱乐、体育、文化等领域的明星嘉宾跨界表演音乐剧、舞台喜剧,突破固有娱乐边界,为观众奉献了众多精彩的跨界表演。当时,跨界作为一种新潮的娱乐概念为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跨界表演也让人眼前一亮。
然而,五年过去了,重新审视跨界的形式和内涵,显然已经大相径庭。如果说,五年前或者正常的跨界还是基于艺人专业之外的半专业能力,今天的很多跨界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咖位和流量。这也造成了一组矛盾现象:对于流量明星,行业门槛越来越低;对于专业艺人,行业门槛则越来越高。具体来说,一个人不管因什么而火(选秀、直播、短视频甚至八卦新闻),一旦拥有了流量,跨界参加综艺节目、唱歌、跳舞、拍影视剧等几乎风雨无阻;相反,在文娱行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名气,哪怕专业能力超群,也未必能依靠专业谋得一席之地。
跨界本身并非贬义词,文艺界跨界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文学界名家大家中不乏新闻工作者和编而优则写的编辑,海明威、马尔克斯、金庸等人的故事一直为人称道。而在影视界,这种现象则更为普遍,写而优则导,演而优则导,摄而优则导的大有人在,而且很多人都在跨界转型中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分析他们跨界成功的原因不难发现,虽然所跨的两个行业差异巨大,但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因为行业间联系紧密,合作多、交叉多,在一个行业浸润久了,耳濡目染中便可摸清另一个行业的门道。再加上早期积累、天赋、后天进修等,跨界只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但是,当跨界渐成一种风气,流量取代天赋、能力和专业水平成为进入所有行当的敲门砖,跨界行为也开始被频繁诟病为“不务正业”,很多跨界人不再是水到渠成地成就另一番事业,而是急于求成地“分一杯羹”。
文娱圈跨界乱象覆盖面非常广泛,但是最为典型的首推影视行业。这种情况不难理解,“天价片酬”等诱惑的确不小。前些年,不少影视剧专为跨界而来的流量小鲜肉量身打造角色,尽管磨皮、特效、替身、绿布、抠图等能用的辅助手段全用了,还是挡不住口碑扑街,演技饱受诟病。去年播出的某演技竞演类节目中,不少男团女团偶像登上专业舞台尬演,节目嘉宾直接怒批:演员门槛这么低吗?所有人都要到这里分一杯羹?一位老戏骨甚至留下了引发广大网友共鸣的“三如”论: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唯流量”跨界乱象势必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首先,靠着流量跨界的明星挤走专业艺人,势必拉低行业平均专业水准,影响作品质量;而专业艺人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只好绞尽脑汁博出圈,走捷径,荒废专业,最终在行业内部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其次,在追星氛围下,文娱圈风向对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有着直接的影响。步入一个行业,不靠天赋,也不靠专业能力,而是靠流量和咖位,这种现象所传递的择业导向和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是极其可怕的。努力重要吗?吃苦修炼本领重要吗?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成功有流量捷径,谁还会自找苦吃?
究竟是“唯流量”导致了跨界乱象,还是流量明星争相跨界导致了不同行业对流量的偏爱,前因后果似乎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互利互惠”导致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整个文娱行业的良性发展。流量明星四处跨界,专业艺人却无路可走。
近年来,“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各个行业被反复提及。何为专业?要么专门从事某项职业,要么在相关知识、经验、技能等方面有足够的积累。无论是演艺行业,还是各种艺术门类,对基本功、天赋、经验等都有严格要求。以戏曲为例,戏曲演员从小要训练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基本功,为了完成舞台表演,日后还要每天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其实,各行各业都与之类似,不仅要求基本功和天赋,还需要后天不间断的学习和练习。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批评的并非跨界本身。歌手跨界演员成功者有之,演员跨界导演成功者有之,歌手、演员跨界主持成功者有之。但是盲目跟风,不靠实力靠流量,哪都想去分一杯羹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专业艺人一时受挫而为找捷径荒废专业的行为更要及时修正方向;行业选人首先考虑咖位而不是专业水平则迫切需要整改。有两句俗语说得好:“十年磨一剑”“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分得清专业还是混混。盲目跨界只能自毁前程,专业艺人全力做好自己,是金子早晚会发光。据《光明日报》
新闻推荐
原创塔门塔门去哪里能找年轻人最新的梗?答案是B站生活区。根据B站2021年的财报,生活区力压其他大区成为6500万B站日活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