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甘肃 兰州市 嘉峪关 金昌市 白银市 天水市 酒泉市 张掖市 武威市 定西市 陇南市 平凉市 庆阳市 临夏州 甘南市
地方网 > 甘肃 > 今日甘肃 > 正文

刘养锋书写百年家国情

来源:陇东报 2019-10-13 00:3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闫慧

1919年,甘肃学者刘养锋的《习字入门》由中华书局首次出版,并被列入《中国经典书画丛书》。百年间,这本书曾先后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多次原版印刷,一字未改。百年后的今天,这本书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再版发行,虽经百年风雨洗礼,但仍为经典之书。

百年书缘 经典永流传

翻开百年后再版的《习字入门》,淡墨书香萦绕,字里行间灵动,浸润着刘养锋的传奇人生。

1894年,刘养锋出生于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一个耕读世家,名葆锷,养锋为其字。幼时由祖父教读《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临帖习字,寒暑不辍,后入私塾读书。

上学第一天,先生戏出“马踏木桥如鼓打”句以试其才,他略加思索,即以“鸡啄铜盆似锣敲”相对,令先生惊叹。先生又试其字,见清秀工整,颇具法度,于是连呼“神童”,遂执经授义,用意甄陶,成为得意门生。

百年前出版《习字入门》时,刘养锋的书法造诣已有很深的功底。他从书法的“行由楷生,草由行出”的特点入手,突出楷书的重要,继而介绍行书和草书,循序渐进,不枝不蔓,严整有序。

既是入门之书,则以童蒙为主兼及初涉书法者,所以书中自习字的姿势、器具、时间、精神、次序、笔及指腕肘之运用“六点注意”开始,到楷书的永字八法、分部配合法、全字笔画先后、全字结构举例,再到行书、草书,浅入深出详细阐述,并配以图解说明。文字简明扼要,既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把汉字艺术的美学法则讲得通晓流畅,给入门学习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和范本。

甘肃著名诗人、书画评论家吴辰旭说,时越一百年,世界与中国面貌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但阅读此书时,却无多少障碍,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介说文字带点古文味,但浅显易懂,不滞不涩,一气贯通。能做到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却非易事,说明作者有丰赡的知识,透彻的见解,高超的文字功夫。

刘养锋的书法清秀工整,法度严密,笔力稳健,晚年主攻北魏《郑文公碑》,自成一家,求书者接踵。中国当代学者、书法家、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看其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刘公绝为一代书家,尤为魏笔堪称绝妙,是我学习并引用到书法教学的好范例”,并欣然为再版《习字入门》题写书名。

百年来,刘养锋的书法造诣为业界所称道,但其人其事却鲜为人知,沉寂在时间远去的背影中。吴辰旭说:“是传统文化的时代大浪,让他重放光华。”

刘养锋是全国有影响的本土书法家、文化学者,尤在古典文学上造诣浓厚。既有《习字入门》《千家诗绘画四体书法艺术》《临梁子云列子语》等法帖及碑匾楹联传世,亦著《离骚笔笺》《养锋诗文集》等。同时,他也是一位心系家国情怀的教育者,坚守杏坛30余载,为陇东地区乃至全省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家国情怀 一心系天下

1914年,刘养锋考入兰州中学,深研国文,兼修英语,勤学苦读,以特优成绩毕业,1919年由甘肃教育厅保送日本留学。先在东亚高等预备学校补习日语,1921年春考入帝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亲身感受到日本以“优秀民族”自诩的法西斯教育。

当他看到“九段坂靖国神社”及“游就坂”世界博物馆内中国男子吸鸦片、女子缠小脚的模型,商店走廊下中国人拾大粪,闲谈说书等公然丑化侮辱中华民族的图片,热血沸腾,极其愤慨,立志振兴中华,雪洗国耻。

当年7月,刘养锋请假回国奔丧,将父亲安葬后,于1922年3月起程赴日,不料在途经河北石家庄时遭遇土匪,随身财物被洗劫一空,身心受到巨大冲击,遂中断留学,辗转来到银川,以任家庭教师为生。教学之余,坚持读书自修。

据《甘肃省志·人物志》记载,1926年9月,刘养锋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冯玉祥部,后在国民革命军第19师师长吉鸿昌部任秘书兼政治处长。1928年随第十九师驻防河北,兼任河间县政府县长。

在从戎期间,刘养锋抑制豪强,整肃吏治,兴利除弊,因触及地方士绅和部分上层军政人员的利益而屡受申斥。他曾慨叹到:“一介书生,处此纷纭复杂之社会环境,处处碰壁,一筹莫展,徒唤奈何!”

1929年,刘养锋随军抵达宁夏中卫县。当天晚上的军事会议决定,翌日拂晓进攻银川,攻克省城后“见回不留”。刘养锋深感事关重大,连夜草拟条陈,力劝吉鸿昌按照冯玉祥“五原誓师”中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主张,收回“见回不留”的命令,派兵保护清真寺。随后,刘养锋代理宁夏省政府秘书长,任宁夏教育厅厅长。

1933年秋,刘养锋毅然辞去官职当教书先生,此后他耕耘杏坛,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先在平凉中学任国文、英语教员,1938年受聘任甘肃学院(兰州大学前身)教授兼训导长。两年后,他回到平凉侍奉母疾,兼任平凉中学课程。

据《镇原中学校史》记载,1941年8月2日,国民党省政府主席谷正伦、省教育厅厅长郑通和委任刘养锋为镇原中学校长,创办、筹建镇原中学(镇原县立初级中学)。8月16日,刘养锋即赴镇原就任。

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经济凋敝,新建校舍困难,为了解决按时开学的当务之急,刘养锋与县长胡维陛召集各界要员商议,暂借文庙作为临时校舍。在紧张有序地修整校舍、筹划招生、招聘教员的同时,他派专人到西安购置教学用品等,亲自制定校历、排课表,组建学校的管理机构。

耕耘杏坛 教育传世家

刘养锋精通国语、英语和日语,知识渊博,文学功底深厚,又长于书法,每周兼课12节。他讲授英语课语言生动,幽默有趣,谈笑风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国语课上,他博古通今,上课讲究艺术,声情并茂,韵味十足,语言极富感染力和吸引力。

时逢日寇侵华,东北沦陷,刘养锋以民族大义为重,在学生中宣传抗日,带头销毁日货,在师生中传为佳话。他常在学生集会上以自己在日本亲身所见所闻的事实,向师生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行为。他的演讲慷慨激昂,评论字字珠玑,当讲到国土沦陷,无数同胞被杀戮时声泪俱下。他用实际行动号召师生奋起抗日,鼓励学生抵制日货。

从1941年8月至1943年10月,刘养锋一心扑在家乡的教育事业上,四处奔走筹措款项,聘请知名教员授课,严谨治学勤俭办校,誉满陇原。新中国成立后,他当选为甘肃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1953年,调任庆阳专署第三科(文教科)科长,1955年任平凉专署文卫组副组长。他刚正不阿、旗帜鲜明,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谦虚好学、待人以诚,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平庆地区传为佳话。

“他老人家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教书育人。”在刘旭宾的记忆中,祖父刘养锋依旧是那个戴着金丝眼镜和礼帽,拿着公文包,坐着洋车,去柳湖书院教书的洋派先生。

刘旭宾说:“祖父为人性情耿直,他数次弃军从教、弃政从教,皆因看不惯官场之风,转而教书育人,培养国之栋梁。他孜孜不倦,尤其喜欢研究书法艺术和古典文学,到老都是手不释卷,不是在学校教书,就是在书房做学问,几乎没有闲暇时间,就连吃饭都是家里人送到书房去。”

“耕读传家”,这是刘家世代相传的纯朴家风。刘养锋对子孙的教育很严格,诵读经典,研习书法,是刘家一代又一代人的“必修课”。即是到临终之时,他仍留下遗言:“穷死,娃娃也要把学上上”。

“就这样,靠着砸石头、打短工的奶奶,我的父亲还有叔伯都把书念下了。”刘旭宾的父亲乃至几个父辈的叔伯都是教师,家族多数人也都从事教育事业,1994年被省政府评为“教育世家”,并授牌。

《习字入门》,一本留传百年的经典之作,这本书的背后不仅仅是一位本土书法家的潜心钻研,也寄托着一位教育学者的殷殷期望。

刘旭宾说:“在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大潮中,我们将祖父百年前的著作交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再版发行,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它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书法艺术,同时对现代书法艺术亦有学习和借鉴。”

新闻推荐

甘肃省已有36个县脱贫摘帽 3476个村退出贫困序列

本报讯9月25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了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甘肃彩车在兰开展2019-10-12 09:32
评论:(刘养锋书写百年家国情)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