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兰州 今日永登 今日皋兰 今日榆中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今日兰州 > 正文

读写一体 知行合一 读王晓阳《如是我文》有感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20-09-18 06:19   https://www.yybnet.net/

□ 李霞

我与晓阳兄结识20年了。10多年前,我在晚报当记者的时候,他是日报记者部主任,我们曾一起跑时政新闻。出于对新闻前辈的尊敬和他人品学识的敬仰,我一直称他为“王老师”,私下里也会直呼“王兄、晓阳兄”。每次采访间隙,或会议室,或车上,或等待,或工作餐后,他常常会从包里拿出一本书来默读,于书间勾勾画画,我偶尔探个脑袋调侃:晓阳兄,你这么爱读书,总有一天你会当报社总编辑。果然,数年后,晓阳兄坐到了报社总编辑的位置上。

从普通记者到高级记者,从主任到老总,晓阳兄一路走来,似乎水到渠成。直到不久前,我把他的《如是我文》认真读完,掩卷之余不免感叹:这世上哪有那么多水到渠成,那一定是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为人做事,那一定是几十年的新闻道路上勤奋钻研、努力淬炼使然。

因为《如是我文》,我对晓阳兄的了解更进一层。他外表儒雅,为人谦和,思维开阔,逻辑清晰。每入台面,又从容淡定,滴水不漏,鲜有废语。他博览群书,学风严谨,在精熟新闻之外,徜徉文史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扎实的业务功底。从前只知道他爱读书,没想到他读得如此透、专、精。原来真正的高手,都在拼命读书啊!

再谈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第一是思想深刻。《如是我文》跨度30多年,6大类篇章收录了80余篇文章,这些作品中,既有游记,又有人物;既有读书心得,还有观剧感受。更从自身出发,为读者授业解惑,传递学习态度与读书方法。深入到一个时代的思想,即具时代精神,放在今天,他的作品仍然显示出思想性与生命力。比如,《从捡垃圾的县委书记说起》引发了当下法治的思考;《无奈的呼吁》触及了对现行教育体制下优秀人才培育之难的叩问;《大师从哪里来》《师兄》等文,每每落笔之处点睛,精彩妙解,不露声色,或让人感到醍醐灌顶,或使人意犹未尽,感受到作者以思想驾驭辞采的理性深度。如在《大侠》一文中写道:天南海北,酒酣耳热间,偶问及情事,他忽然饮酒高吟:“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满座潸然,停箸停杯,良久无语……一个散漫不羁、才情四溢却又情场不顺的书生形象一下子饱满了,鲜活了!

第二是底蕴深厚。深刻的思想与渊博的学问是不分家的。这本书究其思想性之根源,那一定是作者强大的阅读量与深厚的汉语言文学功底作支撑。随手翻开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海量阅读痕迹。读史书,读诗词,读经典,说小说、散文、诗歌、哲学……旁征博引。《诗经》《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四库全书》信手拈来;谈李白、杜甫、苏轼、金庸、冰心、鲁迅、沈从文、马尔克斯,涵盖古今中外与当代文学。如在《兰州之文》里写道:“大多数人一生为衣食奔波,忙于杂务,如果让他们都去阅读《战争与和平》那样的鸿篇巨制,《尤利西斯》那样近乎天书的意识流小说,《纯粹理性批判》那样晦涩难懂的哲学,肯定是不现实的。但一个人如果一生一点都不阅读,心灵必将干涸,精神必将荒芜。”由此管中窥豹,不经意之间印证了作者广览群书下的发散思维。如《校长》里写校长与桃花之间的渊源时,很自然地带出了诗经与唐诗宋词,通篇引经据典,却又不故作高深,每每是恰到好处的自然平实。在《先生》一文中,作者写道:“临别时,他送我一本散发着油墨香的新著《诗经再探》,扉页上赫然写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把一个耿介正直、出色的教书先生平生致力于诗经研究的故事写出了格调,写出了个性,作者将阅读与生活结合得如此巧妙,境界的参悟又是如此旷达。在《行旅》与《史札》篇里,随处可追逐跨越地域千万里的如诗画面,随处可捕捉穿越时光千百年的刀光剑影。

第三是内容扎实。书中以时间先后为序,涉及行旅、忆人、世说、史记、剧点、书话六个类别,还收录了大学时期的文艺评论,前后跨度达30多年。我也是喜欢旅行之人,读这本书,如行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间,既聆听了丽江之水的婉约清雅,又触摸到了平遥古城的沧桑与厚重;既能够从刘公岛的游览中回顾近代中国的历史,还能从中原之边的兰州文溯阁藏书楼里窥见《四库全书》的辗转沉浮与历史文脉;既有乔家大院的兴衰沉浮,又展现了永嘉大地的诗意文化……通过作者的笔尖,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赞美与歌颂,对历史往昔的追忆与探寻。更难得的是,很多文章融汇古今,让我们跨越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穿插古人之往事,抒发今日之幽情。如在《大师从哪里来》中,直陈大学与大师的底层逻辑,并发出灵魂追问: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字字句句发人深省。结合我最近正在啃读的170万字《南渡北归》,那里面收录了大量的珍贵史料与亲历者的采访资料,也让中国近代一些光辉的名字重新回归于我们的视野: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梅贻琦……反思今天,为何大师越来越少?我尤喜这本书的《史札》篇,许多文章都十分精彩,值得反复咀嚼回味。比如《商鞅的宿命》《吕不韦的生意》《海瑞的孤独》……让读者从浩瀚的历史烟云中拨开迷雾,从纵横交错的人物命运中去探寻对当今有价值的参考坐标。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有自己的判断与思考,不人云亦云,在《李鸿章的角色》中,李鸿章到底是卖国贼还是名臣世说纷纭,但作者见解独到,不偏不倚,既尊重了史料,又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四是文风朴实。文如其人,《如是我文》的语言真切朴实,晓畅直白,凝练通透。其实想想我们的国学经典《论语》,说的都是简单明了、很家常很质朴的话,但千百年来一直让人咀嚼回味,怎么解读都有意境,这才是最难、最高、最深的。不久前,浙江省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火了,作者开头即“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一句话将无数人打懵,孰是孰非引发争议。四川大学的一位文学教授讲:有争议是好事,但如果写得明白,通俗易懂更好。好的文风是一个不断锤炼积累的过程,阅读是基础,但又不能只是读,还要把读书变成真正的行动,去写、去讲、去用,这便是读写一体化,读写融入的知行合一。因为写是最好的读,行是最好的知。知行合一才是最高境界的学习。一切读都是为了讲出来、写出来和用出来。输入的时候就决定了必须要输出,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从《如是我文》看来,作者无疑做到了这一点,既读又写,有一套完整的自我阅读闭环,这就是内功。

最后,谈谈我读《如是我文》的收获。无论是新闻,还是文学,都要深入、心入、情入,跟你所写的对象情感相通。必须对文字有敬畏,因为文字就是一个个生命。文章是写给人看的,要具备长期养之有素的能力,你的写作要看得到你的存在,这便是文字的思想与生命。其次是学习为根,读书为魂。无论是新闻快餐式的写作,还是文学扎根生活的创作,必须多读书,坚持读书。“吃进去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读与写也是这样,要写出好文,必须精耕细读,形成自我的阅读闭环。没有捷径可走,一个人把时间用在什么地方是看得见的。

新闻推荐

2020穿越丝绸之路(国际)山地自行车多日赛20日在兰开幕

比赛路线:甘肃国际会展中心(起点)→北滨河东路(西行)→金雁黄河大桥(过桥)→南滨河东路(西行)→南滨河中路→南滨河西路→深安黄河...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读写一体 知行合一 读王晓阳《如是我文》有感)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