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瑞士日内瓦,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
美国总统拜登和俄罗斯总统普京1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晤。双方就启动美俄双边战略稳定对话等达成有限共识,但在乌克兰、人权等议题上仍分歧明显,未取得任何重大突破。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美俄首脑会晤为双方恢复“冷静对话”提供契机,有助于阻止已处于历史低点的美俄关系进一步恶化,但期待两国关系因此次会晤“重启”乃至“正常化”恐怕并不现实。
稳定关系 /
普京评价双方进行了
“有建设性的对话”
当天会晤中,美俄领导人就战略稳定、乌克兰、网络安全、人权、气候变化等问题进行交流。会后两人分别举行记者会,普京评价双方进行了“有建设性的对话”,彼此没有表现出敌意;拜登也表示会晤气氛是“良好和积极的”。
双方会后发表一份简短的共同声明。声明说,双方“将在不久的将来共同着手进行综合双边战略稳定对话”,寻求“为未来的军控和降低风险奠定基础”。双方还同意就在外交层面上互动展开磋商,包括让双方大使重回驻在国工作。
美俄关系近年来持续紧张。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俄在军控领域实现有限合作,但在乌克兰、网络安全、人权、干预选举等问题上分歧明显,对抗加剧。4月中旬,美国政府以俄罗斯进行网络袭击、干预美国选举等“恶意活动”为由,宣布对俄实施大规模制裁并驱逐10名俄外交人员;一个月后,俄罗斯政府宣布将美国列入对俄不友好国家名单。
在此背景下举行的美俄峰会被认为有助于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日内瓦安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前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秘书长托马斯·格雷明格说,美俄关系持续恶化,双方互信水平已降到历史最低点,这次峰会为双方恢复“冷静对话”提供了机会,将给美俄关系提供更具建设性的动力。美国外交学会会长理查德·哈斯指出,对美国而言,此次峰会的目标不在于双方能否实现共同成果,有时防止让局势变得更糟是外交层面的唯一选择。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迈克尔·欧汉龙则认为,拜登政府目前在对俄战略上没有完整的概念,此次峰会意义有限。
矛盾难解 /
双边关系很难迅速“重启”
分析人士强调,尽管美俄首脑会晤可能阻止两国关系持续恶化,但双边关系很难凭一次会晤就能迅速“重启”乃至“正常化”。
美俄领导人均在会晤后表示,双方进行了坦率的交流。不过,在涉及乌克兰、人权等诸多问题上,双方仍存在明显分歧。如拜登强调,美国将对任何损害美国及其盟友关键利益的行为予以反击。而针对美方对俄罗斯人权状况的指责,普京以美国在阿富汗对平民的大规模袭击、在关塔那摩监狱等采取的侵犯人权行径为例予以回击。
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欧洲和国际研究中心教授德米特里·苏斯洛夫认为,俄美之间的系统性矛盾仍将持续存在,难以解决。他表示,美国不会停止对俄罗斯国内事务的批评,对俄制裁更可能变本加厉,不应期待俄美关系得到任何形式的改善,双方关系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对抗性的”。
苏斯洛夫还说,俄美双方都支持两国关系维持一种“可控范围内的对抗”模式。基于这一模式,双方一方面在对抗中保持自我克制,同时在某些面临共同挑战和拥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展开“有选择性合作”。
不过,分析人士也指出,即使在军控和战略稳定等双方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要想真正实现合作也并非易事。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核问题专家詹姆斯·阿克顿说,除了避免核战争这一整体目标外,美俄在核问题上的利益逐渐呈现不对称性。美国对俄罗斯近来研发的核动力巡航导弹等新式核武器表示忧虑,而俄罗斯更忌惮美国的反导系统和精确打击武器等常规武器系统,这种不对称性将提升双方谈判的难度。(新华社)
近观普京拜登会晤
现场“插曲”多,关系难“重启”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拜登6月1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晤,这是双方在拜登政府上台以来首次面对面会晤。双方在会晤结束后分别单独召开记者会。
两人首次面对面结果如何?现场又发生了哪些“小插曲”?
普京与拜登当天举行近两小时的小范围会谈,美俄代表团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讨论。但整体来说,比美国官员此前预期的四五个小时要短不少。
■插曲一:会场外有点吵
电视直播画面显示,普京和拜登刚进入会场,门外就出现了争吵,且持续了至少十几分钟,吸引了现场不少媒体关注,瑞士官方电视频道后来不得不一度将直播画面切换到会场拉格朗热别墅(“谷仓别墅”)的远景。
■插曲二:开场有点小局促
在媒体聚光灯下,双方似乎都有点小局促。为了“开场”,普京先对拜登寒暄了一句,看拜登没有反应,接着对拜登提议举行会晤表示感谢,认为俄美之间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这种高级别的会晤。拜登此后也赶紧接上茬,回复了一句“面对面会谈总会更好一些”。
■插曲三:“哪壶不开提哪壶”
获准进入现场拍摄的瑞士《欧亚时报》记者说,现场突然有记者提问拜登,“为什么要监听欧洲国家元首?”拜登并没有回答。随后,美方指示安保人员“清场”。
这个提问对美方来说恐怕有点尴尬。毕竟,拜登刚刚参加完七国集团峰会、北约峰会等会议,大有先与欧洲盟友“对表”再与普京“对碰”之意。而现场记者偏偏抓住了他欧洲之行前不久发酵的美国监听盟友丑闻,可谓直击“痛点”。
会晤前,美俄双方都调低对会谈成果的预期;会晤后,双方仅就保持战略稳定发表一份简短的共同声明,称“核战争没有赢家”。
普京和拜登没有召开联合记者会,而是各自会见媒体记者。按照路透社的说法,这本身就说明俄美关系“紧张”。
会晤闭门举行,没有安排正餐。一名美方高级官员说,普京和拜登先是在俄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美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及双方翻译陪同下举行小范围会谈,持续93分钟。中间休息后,包括两国驻对方国家大使在内的大范围会谈持续87分钟。
普京“难说”关系改善
一如俄美官员会前“吹风”时的预期,普京与拜登首次面对面会晤未取得任何重大突破。双方主要就启动双边战略稳定对话等达成有限共识。
会前,普京曾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俄美关系正处于近年来最低点。拜登随后也表示认可这一说法。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会晤为俄美恢复“冷静对话”提供契机,但期待两国关系因此次会晤“重启”乃至“正常化”并不现实。
就与拜登谈得如何,普京在记者会上说“不错”,“实际上非常有效率,有实质内容且具体”。至于俄美关系是否能够改善,他表示“难说”,但“有一线希望”。
普京记者会持续大约一个小时。普京说,美国无权在所谓人权问题上对俄罗斯指手画脚。他向拜登提到美国“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议活动和美国国会大厦今年初遭受冲击。
“我们看到的是混乱、破坏和违法,”普京说,“我们同情美国,不想让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的领土上。我们将竭尽全力避免这样的状况。”
就拜登今年3月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认同普京是“杀手”的说法,普京告诉媒体记者,拜登就“那些过激言论”给出了最新解释,“我满意”。
网络安全是会晤重点内容之一。普京重申,俄罗斯与一些所谓的网络攻击没有关联。世界上多数网络攻击是从美国的网络中发起,还有英国、加拿大和两个拉丁美洲国家。他没有说明具体是哪两个国家。
普京认同黑客攻击网络和索要赎金是大问题。他强调,俄美需要停止“各种暗示”。
普京还说,他和拜登没有互相邀请对方访问,这类访问需等相关条件成熟才能进行。
普京评价拜登是“非常有经验的政客”。普京说,拜登谈到了他自己的家庭,还讲到母亲告诉他的不少睿智建议,尽管这可能和俄美首脑会晤不相关。
拜登没提期望“重启”
拜登告诉媒体记者,这次会晤“不关乎信任”,而在于确认自身利益。
法新社报道,与几名前任美国总统不同,拜登没有谈到期望“重启”美俄关系。
拜登说,他和普京就网络安全谈了相当一段时间,他认为普京已经了解美方立场。他告诉普京,美国有“明显的网络实力”,如果俄罗斯违反基本规则,美方将予以回应,“后果会非常严重”。
双方同意让专家组磋商,哪些关键基础设施不能成为网络攻击目标。拜登说,美国向俄罗斯提到16类基础设施,包括能源、银行、供水、国防工业和选举系统。
据美联社报道,美俄领导人会晤后,双方基本上仍处于会晤之前的立场。
尽管分歧巨大,拜登仍坚持“取得了进展”。他在乘专机回国之前,在停机坪与随行记者交谈,说他们太悲观了。
“有这样一种价值观,看清现实,也要作出乐观的样子。”美联社援引拜登的话报道。(新华社)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日内瓦6月16日电(记者刘曲陈俊侠)美国总统拜登和俄罗斯总统普京1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晤。双方会后发表联合声明,...